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协商成立联合政府,建立新中国

(三)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响应“五一口号”,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协商成立联合政府,建立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发表后,立即得到了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积极响应。1948年5月5日,在香港的12名民主党派、民主人士郭沫若与李济深、沈钧儒等,给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毛泽东和解放区全体同胞发来电报,谴责国民党“窃权卖国,史无前例”,拥护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的主张。通电指出:中共“五一口号”“适合人民时势之要求,尤符同人等之本旨”“全国人士自宜迅速集中意志,研讨办法,以期根绝反动,实现民主”。此后,各民主党派纷纷以各种方式发表声明、宣言、告全国同胞书,响应中国共产党的“五一口号”,积极推进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5月7日,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发表《告台湾同胞书》。5月23日,中国民主建国会在上海秘密举行理监事会,通过响应“五一口号”的决议。5月间,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宣言》,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发布《响应中共“五一”口号宣言》,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发布《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宣言》。6月9日,中国致公党发表《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宣言》。6月14日,中国民主同盟发布《致全国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报馆暨全国同胞书》。6月16日,中国农工民主党发表反对美国扶日的《宣言》。6月25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7月7日,中国人民救国会响应中共“五一”号召,发表《“七七”宣言》。

在港的人民团体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热烈拥护中共“五一口号”,他们积极行动起来,纷纷致电、发表声明。5月4日,新加坡华侨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致电毛泽东。5月5日、7日、18日、19日,马来西亚侨团纷纷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通电。5月间,中国学术工作者协会总会留香港理事郭沫若、马叙伦、陈其瑗、沈志远、翦伯赞、邓初民、宋云彬、胡绳、千家驹、侯外庐等联名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6月4日,在港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民主人士柳亚子、沈雁冰、章乃器、胡愈之、朱蕴山等125人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声明》。6月间,留港的妇女界人士何香凝、刘王立明、于立群、李文宜、李健生、张曼筠等232人联名发表《响应中共“五一”号召的宣言》。

周恩来同志后来说,当时,10个党派响应“五一口号”那么快,我们还没有想到,我们很高兴。但是,当时民主党派基本上还没有明确表示接受共产党的领导。1949年元旦,蒋介石反动政权已经到了日暮途穷、即将崩溃的边缘,毛泽东写了元旦献词《将革命进行到底》,此后,各民主党派、各界民主人士、相继发表对时局的声明,公开表明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1月,中国致公党、中国农工民主党、台盟和九三学社,纷纷发表声明,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公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月22日,中国民主促进会发表为争取永久和平的宣言,“希望中国共产党坚强地领导全国人民,造成一个新的、美的、快乐的、统一的、民主的中国”[14]。1月27日,民革发表对时局的声明,表达了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必须在中国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共领导之下,才有不再中途夭折的保证”[15]。3月7日,中国民盟总部临时工作委员会上书毛泽东,宣布今后本盟同人“愿以至诚接受贵党之领导”。

在各民主党派公开表明了立场之后,各界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文化界知识分子也纷纷发表声明,拥护毛泽东的八项主张,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949年1月22日,到达解放区的55名民主人士,联名发表了《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首次公开提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共策进行,以期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人民民主阵线之内,绝无反动派立足之余地,亦绝不允许有所谓中间路线之存在。”[16]以《我们对于时局的意见》为标志,民主党派、民主人士自愿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彻底抛弃了“第三条道路”或“中间路线”,不成为中共的反对党,而是愿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协商建立新中国。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0年,各民主党派陆续召开了全国代表大会或中央会议,进一步明确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且以《共同纲领》作为各自的政治纲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