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要坚持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并就如何更好发挥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重要作用问题展开阐述。
1.把握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性质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人民政协工作,必须坚持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的组织,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机构,是人民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40]人民政协不是权力机关,也不是决策机构,而是各党派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发扬民主、参与国是、团结合作的重要平台,具有话语权、影响力,是不可替代的。准确把握人民政协的性质定位,是做好政协工作的关键所在,也是推进政协协商民主的根本遵循。要始终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有事好商量,强化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
2.拓展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政协协商渠道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拓展协商内容、丰富协商形式,建立健全协商议题提出、活动组织、成果采纳落实和反馈机制,更加灵活、更为经常地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探索网络议政、远程协商等新形式。”[41]要拓展社会各界有序参与政协协商渠道,就必须搭建好机制化、常态化的协商参与平台,支持和保障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积极参与政协协商活动,探索新的社会组织等参加政协活动的方法途径,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团结各界的重要作用。
3.营造政协讨论的民主氛围
团结和民主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政协协商民主必须“努力营造既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又理性有度、合法依章的良好协商氛围。”[42]政协协商民主必须坚持实事求是、敢于直言,坚持体谅包容、求同存异,坚持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始终做到平等协商,不强加于人;真诚协商,不敷衍了事;要民主协商,不强求一致;要务实协商,不流于形式,努力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民主讨论氛围。
4.提高政协协商民主实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1月22日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迎新春座谈会上指出:“希望同志们更加主动发展好协商民主,不断提高协商民主成效和水平。中国共产党各级组织特别是领导干部要以开阔的胸襟、平等的心态、民主的作风广纳群言、广集众智,丰富协商民主形式,增强民主协商实效,为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创造有利条件。”[43]提高政协协商民主实效,科学选题是前提,调查研究是基础,互动交流是关键,成果转化是重点。要坚持问题导向,提高调查研究能力和水平,丰富协商形式,完善协商成果采纳和反馈机制。
5.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不断提高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因为在人民政协的各项建设中,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关系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作用的发挥。进一步加强政协协商民主制度和机制建设,要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制定全国政协配套实施办法,研究制定规范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相关意见,制定全国政协委员履职工作规则,修订政协专门委员会通则,增强制度观念和规则意识,强化制度落实情况督促检查,健全委员履职评价机制。
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中,人民政协协商民主作为最富有特色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协商民主渠道,不仅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其地位也日益提升,越来越成为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