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的建立与发展呼应了统一战线的需求
中国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结成了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少数民族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从人民政协的建立和发展来看,人民政协自建立起就始终作为统一战线组织而存在,并随着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发展而发展,其呼应了统一战线的需求,是统一战线的产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了打倒势力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联合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建立了国民革命联合战线,掀起了第一次大革命的高潮,同时也深刻认识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到了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建立和巩固了工农民主统一战线,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民族矛盾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主张,并通过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推动建立了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最终赢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统治集团坚持内战和独裁,破坏“旧政协”会议[3]决议和停战协议,全面发动内战,导致第二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为此,中国共产党积极团结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组织建立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共同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
新中国成立前夕,随着全国人民的空前团结、统一战线的空前壮大,以及完成建立一个新国家、新社会的历史使命,中国共产党根据历来统一战线的主张,同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无党派民主人士和各界爱国人士采取政治协商会议的形式,组织召开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取得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对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作出明确规定:“由中国共产党、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地区、人民解放军、各少数民族、国外华侨及其他爱国民主分子的代表们所组成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就是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4]此外,第一届政协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以下简称《政协组织法》)也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5]可以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和全国人民革命大团结在组织上的最后形成。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民政协是作为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而产生的,其作为统一战线的性质是与生俱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政协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统一战线内部关系的调整而不断发展,对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的具体表述和规定也不断发生变化。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的闭幕词中提到了革命统一战线,他说:“在国内,我们必须团结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一切爱国民主人士,必须巩固我们这个已经建立的伟大的有威信的革命统一战线。”[6]1954年12月,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在原来的《政协组织法》基础上,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以下简称政协章程)。政协章程指出,人民政协的性质是“团结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国外华侨和其他爱国民主人士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组织”。[7]1978年2—3月,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第一次召开的政协全国委员会会议,会议通过的政协章程提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统一战线的组织”,[8]突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并正式将“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组织”改为“革命统一战线组织”。
1979年6月,邓小平在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上致开幕词《新时期的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总结了中国社会发生的变化,重新阐释了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的任务,并提出“在新的历史时期,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任务是十分光荣的,工作是大有可为的。”[9]1982年12月4日,经过充分讨论,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新宪法的序言中,首次对人民政协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作了表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10]的性质规定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序言中。同年12月11日,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也通过了修订的政协章程。政协章程明确规定:“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11]这表明,人民政协已不是以新民主主义为政治基础的统一战线组织,也不是以社会主义革命为政治基础的统一战线组织,而是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为政治基础的统一战线组织。此后,人民政协作为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致力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尽管在不同历史时期,统一战线的任务不断变化,从大革命时期“国民革命联合战线”到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从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到解放战争时期的“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从“文化大革命”时期使用过的“爱国统一战线”到新时代仍在使用的“爱国统一战线”,但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的性质始终没有变,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方面发挥的作用始终不可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