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政协协商恳谈会的作法

(二)北京市政协协商恳谈会的作法

为总结好十二届北京市政协5年工作,按照市政协党组的部署,市政协研究室牵头,由北京市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会和北京联合大学北京政治文明建设研究基地具体负责,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各部门共同参与,编辑出版了《聚焦首都城市功能协商议政——十二届北京市政协协商民主实践探索》一书。该书收入了议政性常务委员会会议协商、议政性主席会议协商、议政会协商、立法协商、协商恳谈会、提案办理协商以及京津冀政协主席联席会议协商、专题座谈协商、界别协商、对口协商、远程协商等共计129个案例,其中协商恳谈会案例29个。

一览表如下[62]

续表

以上29个“协商恳谈会”案例有以下共同作法:

第一,确定协商议题。召开协商恳谈会前,首先要提前确定协商议题。北京市政协协商议题的提出一般分为4个步骤,即征集协商议题建议→加强议题建议论证协调→起草政协协商年度工作计划草案→确定年度协商议题和完成时限。经过上述4个步骤之后,最终将协商议题分为重点协商议题与其他需在市政协协商的议题 (以下简称其他协商议题)。之后,市政协研究室根据各方面沟通情况,明确协商议题任务分工和协商形式,经驻会领导办公会议讨论后提请市政协主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其中,其他协商议题一般通过协商恳谈会等进行协商。即协商恳谈会协商讨论市政协年度工作要点任务分解中的其他协商议题。协商恳谈会的议题主要围绕首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首都统一战线和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及市政协自身建设3个方面展开。如“调整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关于进一步创新体制机制加快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意见》编制工作”、“实施居住证制度创新人口规模调控机制”等协商恳谈会都是首都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城市公共空间设施管理工作”“推进本市养老服务供给”“首都功能核心区背街小巷环境整治”等协商恳谈会都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协商民主及政协工作创新发展”“如何开展政协委员的学习活动”“加强专委会建设推进政协工作创新与发展”等协商恳谈会都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及市政协自身建设方面的问题。

第二,制定协商议题实施方案。协商恳谈会的协商议题确定后,协商议题牵头单位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要点任务分解,制定实施方案,确定具体实施步骤、参加人员、成果形式等,并报市政协分管领导批准。其中,确定参会人员是实施方案的重点。协商议题牵头单位可根据议题需要,邀请与议题相关的北京市政协委员、党政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以及有关专家学者参与。如“推进本市竞技体育发展”协商恳谈会邀请参加里约奥运会、残奥会的体育界委员参会,囊括了裁判员、教练员和运动员;“关于物联网金融”协商恳谈会邀请互联网专家参会;“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协商恳谈会邀请企业家代表参会。参加协商恳谈会的党政部门负责同志都是相应的对口单位。如涉及互联网金融议题邀请市金融局负责同志出席、涉及国资国企改革议题邀请市国资委负责同志出席、涉及环境整治议题邀请北京市市政市容委负责同志出席、涉及医疗救援议题邀请市红十字会负责同志出席。如果涉及综合问题,则同时邀请多个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如围绕实施居住证制度议题时,市政协邀请首都综治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政府法制办等10个委办局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并与委员座谈交流。

第三,开展知情明政、视察考察、座谈研讨。协商议题实施方案一经确定,协商议题牵头单位便积极开展知情明政、视察考察、座谈研讨等活动,坚持问题导向,组织委员及专家学者深入调研,充分了解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围绕协商议题涉及的主要问题和拟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深入分析论证,起草形成初步的协商意见建议。如召开“实施居住证制度创新人口规模调控机制”协商恳谈会前,市政协组织人员赴上海、广州、深圳实地了解居住证制度的实施情况,学习借鉴其他省市经验;召开“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协商恳谈会前,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负责同志与市文联、北京曲艺家协会负责同志进行座谈;召开“高科技侨资企业在京发展现状”协商恳谈会前,市政协组织人员先后调研了7家侨资企业、3家服务机构,召开侨界委员及侨资企业负责人座谈会三次;召开“促进快递服务业健康发展”协商恳谈会前,市政协组织人员与邮政EMS、中通公司、优速公司、DHL、近邻宝、城市100等企业的负责人面对面座谈,围绕快递业的功能定位、规划和布局、企业管理和政府监管、绿色发展和加快立法等展开研讨。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实地开展知情明政、视察考察、座谈探讨之外,协商议题牵头单位还通过网络了解情况。如召开“推进本市养老服务供给”协商恳谈会前,市政协社法委组织委员、专家、有关部门开展“大家谈活动”,举行网络议政会,并利用千龙网提供的委员听民意专栏,结合委员个人走访和问卷调查,多方面了解基层养老服务需求和供给情况。

第四,拟定协商会议方案、召开会议。知情明政、视察考察、座谈研讨结束后,协商议题牵头单位首先要会同市政协办公厅,至少在协商会议召开前半个月,拟定协商会议方案,并报主持会议的主席或副主席批准。协商议题牵头单位还要会同市政协办公厅,将会议有关文件材料提前送达各有关方面,并就调研情况和拟提出的主要意见建议等与有关部门沟通,为召开协商会议做好充分准备。协商恳谈会筹备工作准备好后,便是正式召开协商恳谈会。会议开始后,一般先由出席会议的议题主管或牵头部门负责同志做说明、介绍情况。之后参会的政协委员及专家学者等与会人员围绕协商议题和议题主管或牵头部门负责同志所作说明、介绍,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以及参加调研的感受,进行协商讨论、交流活动,充分发表意见建议。然后由出席会议的议题主管或牵头部门负责同志回应各方关切,加强交流互动。最后由主持会议的市政协主席或副主席讲话,结束协商恳谈会。

第五,协商成果的报送与反馈。协商恳谈会结束后,协商议题牵头单位将认真汇总、梳理委员和专家学者们在协商活动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做好协商成果的整理与报送工作。协商成果一般在协商会议后两周内完成,通过市政协《诤友》信息,报送市有关领导和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供党政部门决策参考。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时还会在调研成果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提出的意见建议基础上,撰写专项研究报告报送相关政府部门研究采纳。如“实施居住证制度创新人口规模调控机制”协商恳谈会结束后,市政协在调研成果和委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向市委报送了关于市政协围绕实施居住证制度创新人口调控机制开展专题协商工作情况和委员意见建议的报告。报告提出的“在国家出台居住证制度后实施”“合理确定居住证申领条件”“合理确定提供权益的总体安排”等多条建议得到有效采纳。此外,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有时也以提案的形式巩固协商恳谈会的协商成果。如“我市宗教房产政策落实工作”协商恳谈会结束后,市政协以民宗委专委会集体提案的形式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宗教房产政策落实、加大工作力度的提案》,并被列为2016年市政协领导重点检查督促办理提案。协商成果的整理与报送工作完成后,市政协办公厅将通过同协商议题主管或牵头单位的协调沟通,及时了解协商成果办理情况,积极推动办理情况反馈工作;协商议题牵头单位还会就重要意见建议的办理,通过专项考察、调研等方式,推动有关问题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