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政治文化,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和...
1.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
习近平指出,人民政协植根于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于近代以后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斗争,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作为统一战线组织,人民政协继承了中国优秀传统政治文化中天下为公、兼容并蓄、求同存异等文化基因,并且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创立和发展过程中,海纳百川、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坚持大团结大联合,体现了人民政协的重要特征,成为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载体。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了战胜敌人,完成推翻三座大山的繁重任务,“土生土长”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特色的统一战线理论,为革命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1939年10月,毛泽东同志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将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武装斗争总结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各族各界人士共同协商的《共同纲领》,把人民政协规定为统一战线组织,并且长期存在下去。
2.西方国家的两党制、多党制在中国行不通
孙中山说:“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中国的社会既然和欧美不同,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不能完全仿效欧美。”[79]中国的政治制度必须适合中国国情。辛亥革命后,西方政治制度模式在中国的失败说明,中国没有实行恶性排他的议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的土壤。
针对民国时期政党政治的乱局,梁启超曾经评论说:“以蹙灭他党为惟一之能事,狼鸷卑劣之手段无所不至”“乃各杂以私见,异派因相倾陷破坏,而同派之中,亦往往互相忌刻,势若水火……此种现象实非好兆,亡国之根,即在此耳。”[80]梁启超一针见血地指出,民国时期的多党制是导致中国亡国的祸根。1949年6月,毛泽东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文中回顾了鸦片战争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道路,但结果都失败的历史教训,“就是这样,西方资产阶级的文明,资产阶级的民主主义,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中国人民的心目中,一齐破了产。”[81]习近平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总结道:“照抄照搬他国的政治制度行不通,会水土不服,会画虎不成反类犬,甚至会把国家前途命运葬送掉。只有扎根本国土壤、汲取充沛养分的制度,才最可靠、也最管用。”[82]
3.人民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将长期存在下去
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确定建立统一战线性质的国家政权,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联合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这种国体既不同于资产阶级专政,也有别于苏联的无产阶级专政,彰显出鲜明的中国特色,而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统一战线理论、政党理论和民主政治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的人民政协,就是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政治组织,所以说,人民政协是人民民主专政这种国体制度安排的体现。
人民政协是保证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等占大多数、且各民主党派以党派名义和共产党进行政治协商的政治组织,这在我国是独有的制度安排。由共产党和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各族各界代表共同协商制定、并由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和《政协组织法》都把人民政协作为统一战线组织长期存在载入其中。“五四宪法”以宪法的形式将统一战线长期存在固定下来,实际上为人民政协长期存在提供了保障。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中,人民政协在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中国特色愈加彰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