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3 翻译进程分析法
Ehrensberger-Dow & Perrin(2015)借鉴了新闻写作研究的成果,尤其是吸纳了相关研究工具和软件,创立了综合不同实证研究方法和工具的翻译进程分析法(progression analysis)。
翻译进程分析分为情景(situation level)、行为实践(level of practice or performance)和概念化(level of socio-cognitive conceptualization or reconstruction)三个层次:
1)在情景层次,通过访谈和观察,判定译者所处的情景和获取指导的有关经历,包括译者的语言教育和职业背景信息以及翻译场景和任务要求。
2)在行为实践层次即翻译过程实时进行的层次,跟踪、记录可以直接观察的译者行为,捕捉翻译活动与实践的进展,如跟踪和分析不断扩充的文本的修正过程。相关的工具和软件包括键盘和鼠标跟踪软件、视频捕捉软件和眼动仪。研究者可以不断显示使用键盘鼠标的情况,重构翻译过程的阶段并确定每个文本句子阅读和产出所需的时间。同时可以捕捉包括窗口切换、剪切粘贴、自动修正、翻译记忆匹配、电子资源和翻译工具的使用等情况。利用眼动仪可以判断注意焦点的转换和停顿等。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可以利用软件(如S-notation)对增删部分作出标记,并形成翻译进程图(progression graph)。
3)在概念化层次,基于语言数据,即经提示的回顾报告(RVP, cuebased Retrospective Verbal Protocols)和翻译文本对比分析(version analysis),对第二层次观察到的翻译行为心理结构进行验证和推导。据此进一步明确,根据前两个层次及其有关研究工具和方法推导出的译者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是有意识的决策过程。根据经提示的回顾报告和翻译文本对比分析,可以作出验证和判断。文本对比分析可以显示,同一译者和不同译者在处理相似类型问题时所使用策略的相似之处和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