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1 目前翻译过程研究中所涉及的主体认知维度

4.3.1 目前翻译过程研究中所涉及的主体认知维度

Shreve & Diamond (1997)在最早的认知翻译研究经典论文集《笔译和口译中的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es in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的最后一章对相关研究结果作了综合评述,并指出各项研究涉及的主要认知维度包括:(1)初级感官加工;(2)短时记忆和缓冲机制;(3)通过选择性激活和检索将缓冲内容与长时记忆的输出进行集成的过滤机制;(4)对激活和检索的结果的自动加工和认知努力加工;(5)有限容量的工作记忆系统对执行任务的限制,并在此系统内管理相互竞争的需求;(6)双语者和译者长时记忆的结构。

O'Brien于2011年出版的《翻译的认知探索》(Cognitive Explorations of Translation)一书内容更加丰富。我们将书中涉及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译者行为表现、实时认知维度以及翻译过程的有关问题和方面在下表中列出,展现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4.1 翻译过程研究的认知维度对应表

alt

alt

通过对比以上两本翻译认知研究的经典论文集,我们可以发现,在14年的发展间,翻译过程实证研究所涉及的核心认知维度是认知努力和心理负荷,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短时记忆/工作记忆。近年来新增了情感认知这一维度,此外还增加了神经层面的大脑激活分区分布。翻译过程涉及的译者认知维度显然更多,至于哪些认知维度更能体现翻译过程的本质特征,我们还需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