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效果
(一)建立了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全过程闭环管理模式
根据萍乡公司电网资产管理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将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划分为规划设计、采购建设、运行检修、技改报废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包括不同阶段特点的工作项目以及相应的具体工作内容,较为完整地覆盖了公司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全过程,扭转了原来管理脱节、松散、单一而独立的局面。各工作项目及内容之间既独立又统一,规划设计引导采购建设标准,采购建设决定运行检修成本,运行检修影响技改报废速度,技改报废又影响规划设计决策。各阶段又均可通过全寿命周期评估考核机制量化计算SEC指标,从而在固定资产形成前影响决策。例如:设备招标采购中经常遇到这种问题,某项设备招标中一般品牌及知名品牌同时中标,价钱当然有如天壤之别,决策者既要考虑资金压力又要兼顾安全生产,往往难以决断。按照以往的管理模式及做法,一般取其低价中标,但问题却也接踵而至,一般品牌的设备质量无过多保障,后期使用过程中检修运维成本持续增长,甚至影响到生产能力及安全水平。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引进,使这一问题迎刃而解,可以通过量化计算不同品牌设备间的全寿命周期中的全效能成本指标,围绕周期成本、安全、效能确定总成本最优方案。
(二)改变了电网资产检修方式
原来由于电网资产覆盖面广、距离远、实施困难,而一直采用以计划检修为主的检修方式(即年初下达检修计划,划定检修任务和区间,并相应下达检修成本刚性预算),由此导致部分资产尚未到报废状态或折旧年限即拆除换新,提前报废处置,造成资源浪费,具有一定的管理盲目性。在实施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方式后,可以根据各类资产SEC指标判断设备使用状态,检修方式转变为状态检修,较计划检修更具有针对性,提高了各类资产的使用寿命和利用率,为萍乡公司节约了大量资产报废成本。
(三)固定资产生产运行安全水平稳步提高
固定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的引入,摈弃了以往对固定资产管理的片面认识,打开了固定资产管理的新视野,创新地将安全指标引入资产运营全效能成本指标,把设备及人身的安全水平成功捆绑,并融入成本价值体系中,进一步凸显电网安全、人身安全的重要性,促动萍乡公司安全生产管理严抓不懈,使固定资产的生产运行、电网安全水平得到稳步提高。
(四)资产规模呈良性扩张,资产效益得到大幅增强
从相关的资产、财务、可靠性数据来看,萍乡公司固定资产规模自2009年的12.54亿增长至2011年的14.34亿,而利润总额亦由9.69亿增至19.26亿,增幅达98.76,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由2009年5.09小时/户下降到2011年4.7小时/户。由此可看出,先进的固定资产管理理念,造就了坚强的支撑电网,从而为供电企业筑牢了经济效益的堡垒。
成果创造人:吴祖发、肖戎、柳春枝、许献国、秦志辉、叶鹤松、凌红、王莲、李妙圣、陈昌波、邱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