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近投递管理效益提升的盾板管理的作法

三、促近投递管理效益提升的盾板管理的作法

(一)创新作业流程,杜绝重复劳动

流程繁简决定成本支出,成本支出决定企业效益。一年来,江西邮政始终坚持一切重复劳动与等待都是浪费的理念,不断精简劳动环节,调整作业计划,打造最优的价值流程。

1.创建“一个流”(无缝隙流程)。各市邮政局对城区的面积、人口、单位分布、投递点设置、日均投递量以及进口车次和市内邮件转趟车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将原“二次分拣模式”,即市局分拣到投递部,由投递部再分拣到段的模式,调整为“一次分拣模式”,即实行全市集中分拣到段模式,减少了重复劳动,节约了处理时限,实现了环环相扣不间断的“一个流”。

2.实施“准时制生产”。准时制生产,简称“JIT”,是英文Just in time的缩写,是指在精确测定投递生产各环节作业效率的前提下,按投递量进行准确的计划,消除一切无效作业与浪费,以实现企业资源优化配置,全面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的一种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对提高投递工时利用率,特别是掌控外部投递效率有较好效果。各市局人力资源部与投递局共同对投递工作内容进行了跟班写实,针对投递员工时完成情况,明确了各环节工时标准;如:新余市局根据新余市无早报,最早的邮车通常10:00左右到局的情况,将原投递员上午8:00上班的时间调整为9:00上班,既节约了1个小时的工时,又有利于班组管理;同时对每个段道的外部投递时间进行了规定,避免投递员在外部投递期间做与工作无关的事情及交通风险。

(二)创新管理方法,指令透明直观。

方法决定效率、方法决定成败。江西邮政借鉴丰田生产模式--看板管理,结合城市投递网设置管理现状,通过试点实践,形成了城市投递部生产现场管理的方法——“看板管理法”(Kanban)。

1.看板管理。就是把生产运作中的标准、要求、事项和具体问题等用视觉方式显现出来,让任何人一看就明白,知道具体内容是什么,进而自觉地按要求(指令)操作。(详见下图)

图1

2.措施配套。“看板管理法”是一项系统工程,江西各市局先后制定与完善了30余种制度与措施,如:《**市邮政城市投递员薪酬分配方案》、《场地建设方案》、《信息系统调整方案》、《投递部考勤制度》、《生产现场管理制度》、《投递部红牌战术》、《邮件医院制度》等。在实行的过程中,还特别关注了各部门的配合与对投递员的宣贯,使“看板管理法”在实施中不断完善与改进,得到投递员拥护,服务受到客户好评。

3.看板种类。一类是静态看板,即内容相对固定的看板;另一类是动态看板,即内容适时更新的看板。

静态看板主要有:投递服务规范、投递作业流程图、投递段道图、投递岗位职责、企业文化宣传语、“7S”宣传画、禁烟标示、用电安全警示与防护提示等。

动态看板主要有:投递部生产进度看板、电脑液晶看板、日工时考勤看板、月工时考勤看板、红牌战术看板等,其中:

生产进度看板的信息,保持每日更新,包括日期、段道信息、投递员姓名、技能等级、工作动态,各段道不同邮件当日投递量、次日投递量预报、天气预报、工作通知,当日各段道上班时间(动态排班)、投递流程中各环节规定的处理时限、质量差错以及各环节实际工作完成进度。这是实施“看板管理法”核心看板之一。

电脑液晶看板的信息,是在投递员出班前与归班后进行信息滚动播放,包括投递服务规范宣传片、企业文化宣传片、用户表扬信、投递部对投递员的嘉奖、营销业绩的进度情况、各段日工时完成情况、月工时完成情况、投递质量考核情况、上级文件通知的传达以及其他需要公开展示的信息。是实施“看板管理法”核心看板之一。

日、月工时考勤看板的信息,是每日按“双定”标准套算出各段道日工时数量,等待邮车的时间、及投递部安排的其他工作时间合计为投递员当日总的工时,由投递员签字确认;月底将每日工时量汇总即为该投递员当月完成的总工时,然后与“双定”标准规定的月制度工时对比,确定工时完成情况;若是投递员超工时,企业则采取措施补偿,若是投递员欠工时,也需要完成其他工作任务来对企业进行补偿。

红牌战术看板的信息,是根据投递部对每条段道投递质量与其他工作的检查情况,填写在红牌上,贴在生产进度看板中相应段道处,并在投递员质量考核表上立案,投递员归班时,揭下红牌,按红牌上指令完成相应的整改后,将红牌交回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核查整改质量达标后,在质量考核表上予以销案;对于多次犯同样错误的,纳入投递员履职考核。

(三)创新集中模式,提升管理效能

城市投递部集中管理的核心在于通过集中,实现降本增效。江西邮政运用“看板管理法”,创新了两种投递部集中管理模式:

1.物理集中模式。是指投递的生产场地、分拣作业地点以及管理全部实行集中的一种模式。内容包括场地集中、管理集中、分拣作业集中、投递集中与“看板管理法”的运用;其详细内容如下:

(1)场地集中。将段道总数在15条以下的投递部与相邻的投递部进行撤、并、合。其要素包括:合并场地、合并机构。

(2)管理集中。投递部场地集中后,班组管理组织形式不变,投递人员按“双定”标准核算配备,名址维护人员按集团公司要求配备;其要素包括:盘活后台生产、管理人员,提高大户投递车辆利用率、减少市内转趟接转点与次数。

(3)分拣作业集中。一是强化邮区中心局的分拣封发功能,市局本埠进口邮件分拣到段,邮区范围内的县局直封到县;二是强化县局的分拣封发功能,县域范围内邮件直封到段。其要素包括:优化作业流程、减少重复环节,分拣前置到段。

(4)投递集中。对投递部段道重新进行科学规划与调整,重点是提高大户段投递量占比,设计规划新的投递路线与接转点;积极推行社区服务站与委托代投点模式,制定相应的委托代投酬金标准与投递质量标准,将原由投递员上门投递的报刊、邮件,改由汽车投递到接转点或物业小区、单位收发室,加快邮件内部处理的时间及传递的速度。其要素包括:调整段道设置、推进社区服务站建设、制定委托代投酬金标准。

(5)“看板管理法”的运用。全省城市投递部生产现场全部实施“看板管理法”,以“看板”为载体,实现更直观更高效的管理效果。制订完善配套措施,调动投递员积极性,提升服务品质。其要素包括:看板管理、工时精细化管理、生产现场精细化管理。

2.虚拟集中模式。是指因受生产场地、投递里程条件限制,目前暂不能实行场地集中的投递部,所采取的一种集中模式。即:一个投递部下设多个投递站,投递部负责所辖投递站的管理、排班、质检、统计及名址维护等工作,投递站不再设后台管理人员。其他如分拣作业集中、投递集中、看板管理法运用等均与物理集中模式同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