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德见智:学校德育实践与评价模式创新》简介
《以德见智:学校德育实践与评价模式创新》这本书是由.周鸿辉,李雪维,李萍主编创作的,《以德见智:学校德育实践与评价模式创新》共有220章节
1
本书编委会
主 编 周鸿辉 李雪维 李 萍 编 委 陈天日 刘 燕 徐王平 黄潇潇 周亦男 俞培娜 毛雯雯 黄莉然 吕 娜 蔡永飞 张庆娟 邱淑蓉 卢 瑜 ...
2
序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
3
目录
目 录 本书编委会 序 第一章 惠德课程群:无处不在的智慧 第一节 课堂中的道德认知 一、主题式板块整合:教材中挖掘亮点,渗透德育理念 二、浸润式情境再现:故事...
4
第一章 惠德课程群:无处不在的智慧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课程价值观,而以人的适性成长为核心构建的多元化德育课程体系,让人的生命受到敬畏与关怀,教育主体获得主动、鲜活、健康、全面的...
5
第一节 课堂中的道德认知
学校强调国家基础性课程的严肃性、规范性,在确保国家德育课程课时数不减少的前提下,通过运用有效的手段提高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
6
一、主题式板块整合:教材中挖掘亮点,渗透德育理念
国家德育课程为学校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根据各册的教材内容,整合出主题式的教育板块,灵活地将教材内容与学校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有...
7
二、浸润式情境再现:故事中树立典型,激发德育情感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讲故事是以故事情节或主人翁的形象去感染、教育儿童的活动方式。”故事具有趣味性和教育性,可以让儿童通过故事激发情感,...
8
三、辐射式有效设计:作业中链接生活,回归德育本色
开展丰富多彩的品德有效作业活动,是对品德课堂教学的拓展,也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有效途径。从点到面的辐射性作业体验活动,让作业真正有效,更加凸显品德课作业与其...
9
第二节 社会大舞台上的道德体验
学校的惠德实践课程在空间、资源、内容和方式上对国家德育课程进行了丰富的补充,让德育教学变得色彩斑斓,更具生活味。惠德实践课程采用“三型三式”的操作机制开展实施工...
10
一、品德整合课,融合式悟德
学校把原有的小公民教育、关心教育、红十字救护、牵手幸福、生命如花等特色校本课程与品德课程、少先队活动课以及日常德育主题活动相整合,每周花20分钟把德育校本内容融...
11
二、少先队活动课,体验式品德
每周五的少先队活动课,我们都会结合学校的德育特色品牌内容开展活动,如创新性游戏、小雷锋日记、消防警校、传统节日教育等,在丰富多彩的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少先队活动课...
12
三、生活实践课,研学式行德
德育实践课主要包括课外的生活实践内容,如志愿者服务、阵地活动、家庭德育活动、校外体验等。学生通过参加生活性的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养成关心他人、热爱动手实践...
13
第三节 惠币管理型的道德评价
摸索出一套有效而多元的德育课程评价手段是突破德育困境的重要途径,也是改革获得持久动力的保证。“中惠币兑换法”的多元评价体系力求奖励与每一个团队挂钩,心愿与每一个...
14
一、中惠币管理中心运行机制
学校专门设立了中惠币管理中心,统筹管理惠登记中心、惠采购中心、惠发放中心、惠服务中心。 1.惠登记中心。下设少先队登记部和班级登记部,少先队登记部负责校级活动优...
15
二、中惠币多元兑换体系
从学校顶层设计出发,以我校的中惠精神为依托,把“善”“智”“能”“和”暨培养“品德”“智慧”“能力”“和谐”四方面的学生基本素养渗透其中,用中惠币的方式对这些素...
16
三、中惠币多类获取方式
中惠币有三种获取方式:个人争优抢夺、团队协作竞标和任务集结赚取,获取后按规定有序发放。 1.个人争优抢夺惠币行动。1 —3年级学生在导师的帮助下,根据学科表现和...
17
四、中惠币多种兑换形式
“中惠币兑换法”旨在促进教师的管理、育人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养成更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做一个有涵养,有担当,有幸福感的人。学校开...
18
第二章 课堂中的修养:升级版的教学模式
《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本质在于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道德修养,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因此,在课程中渗透德育势在必行。而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教师应...
19
第一节 课前,预习是门技术活
一直以来,我们都很注重课堂这一主阵地,认为它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但事实上,教育在课前已经奏响前奏了。课前预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新课之前,基于自己已有的认知水...
20
一、选取之初,目标有准度
一堂课如果多点齐挖的话,会有多个教育点被“揪”出来。每堂课都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不在于多,而在于精,在于契合。随着德育的渗透,着眼于“学会生活、责任担...
21
二、设计之中,细节有灵度
所有预学活动设计与德育渗透相结合后,最终的目的就变成了提高课程与德育的双重有效性,而这个有效性的发挥就需要设计的灵度来助一臂之力了。这个设计之“灵”可以从内容、...
22
三、推敲之后,落实有变度
光凭目标定位准确,设计思考多维,已基本可以撑起预学活动中德育渗透的“半边天”了,但是前两步还过多地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缺乏“实战”经验的累积。对我们而言,...
23
第二节 课中,剧情模拟升境界
家,是一个温馨的字眼。一个宝盖,遮挡了外面的风雨;一横三撇一弯钩,把家里人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向外的一撇一捺,是远在他乡的游子对家的思念与牵挂。对我们来说,家是我...
24
一、角色扮演——体验浓浓亲情
每当路过小卖部的时候,我们总能看见放在门口的几辆摇摇车。一个小孩坐在车上,随着音乐的响起,摇摇车有节奏地摇动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一首《辈分歌》。这让我不禁...
25
二、故事渲染——懂得家人艰辛
慢慢地,我们长大了,不再是坐在摇摇车上无忧无虑的孩子。这一刻,我们体会到了父母工作的辛苦,知道了父母为这个家付出的努力。《谁是最值得尊敬的人》中,就有这样的一幕...
26
三、音乐烘托——早盼亲人团圆
渐渐地,我们开始明白,除了我们的家人,我们还有许多隔海相望的亲人。这些亲人盼着能够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能够和大陆真正地成为一家人。 在《隔海相望》这一课中,我们...
27
四、视觉强化——希望世界和平
一路走来,我们拥有许多美好的人和物。拥有的同时,我们更加害怕失去。我们害怕失去亲人,失去美好的家园,失去所有的一切。我们害怕战争,害怕灾难,害怕一切不稳定的因素...
28
第三节 课尾,款款深情入行道
在如今的德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老师已经认识到学生的生活经验对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基础作用,也在积极探索高效又有趣的教学策略,努力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创设多样化...
29
一、目标——最初的愿景,最终的方向
我们在情境创设中遇到的诸多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老师们忽视了教学目标造成的。一旦忘记了“初心”,只在形式上求“新”,就难免会落得个本末倒置的下场。因此,德育课堂的...
30
二、生活——最亲的伙伴,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德育课堂的基础。生活是学生最亲切的伙伴,与学生天然亲近,自然熟悉。生活也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因为熟悉,所以热爱,所以信赖。在教学中,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