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学习革命的挑战

一、新一轮学习革命的挑战

2013年4月26—27日,在美国国家教育测量学会(NCME)年会期间,NCME安排资深教育测量专家们进行了长达16小时的专业培训,集中介绍教育测量领域的一些最新进展。这次培训课程向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免费直播。与旧金山课堂现场的学员们一道,北京语言大学教育测量所的研究生们通过网络收看了这些培训课程。

伴随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个又一个工种消失了:铅字排版、电报收发……一个又一个行业被颠覆了:电报、邮政、图书出版、音乐制作、大众传媒、商品零售……互联网的威力,会指向教育吗?下一波浪潮,会冲击传统的学校吗?互联网会带来一场学习的革命吗?2006年9月,一个人只凭一台电脑创建了可汗学院,如今已拥有1000万学生;2010年5月,开放式在线教育网站Udemy创建,并在两个月内拥有了2000门课程和1万名注册用户;2012年2月,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网络学习社区Udacity创建,一个月内9万名学生注册,覆盖190多个国家;2012年4月,Coursera,edX创建,在线教育正式进入“慕课”时代。[1]

毋庸置疑,网络会像冲击出版、新闻、商业等领域一样,冲击学习领域。新一轮的学习革命,正在向我们走来。伴随网络的发展,获取某种特定知识变得越来越容易。以往,为了查找某一资料,我们可能要在图书馆中寻找许多天;今天,借助搜索引擎,我们可以信手拈来。

不能把学习革命仅仅理解为借助新技术向学习者提供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这算不上“革命”,充其量只是一种改善、一种改良。学习革命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对学习者审辩式思维发展的重视。

我国的学校中广泛流行的是形成于20世纪50年代的学习方法,是深受苏联影响的学习方法。这种形成于20世纪以前的“真理或谬误”的简单思维方式,把学习过程理解为一个学生学习和掌握“科学真理”的过程,理解为一个老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真理”的过程。事实上,在今天的学校中讲授的许多标有“科学真理”标签的东西都是非常可疑的,而这种学习方式,大大地摧残了学习者的好奇心,大大地打击了学习者的怀疑精神,大大地压抑了学习者的创造能力。

改变这种陈旧的学习方式,不再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特定的结论,而是倡导研究性的学习,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使学习成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记忆和拷贝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算是“学习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