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辩式思维符合高考命题的方向,契合国家对人才的选拔
2025年11月27日
第三节 审辩式思维符合高考命题的方向,契合国家对人才的选拔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学业质量水平的四个标准,这是学业质量水平与考试评价的重要依据。高中学业质量由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考试和等级性考试构成,其中,提出对史料使用水平的要求,学生应能进行史料的比较、分析史料的不同来源、辨别史料的不同观点;学生应当能辨析史料的作者意图,并且能够利用史料;在探究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合理恰当地使用史料对所探究的问题进行讨论。学生应当独立自主地探索和研究数学问题,在掌握史料应当尽可能全面的基础上,尝试对以往的说法进行研究或者提出新的观点,做出全新的解释;在正确的历史观和方法指导下能够全面且客观地论述数学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表述十分符合审辩式思维的基本特征。[3]
观察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命题重点,发现知识要点背诵型题目很少出现,知识点成为解决问题的辅助要索。新的考试要求更加强调学生要掌握科学方法,运用思维能力解答问题。高考的命题形式对数学教学具有极强的指导作用。想要适应新的高考要求,就需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辩式思维的启蒙,高考命题越来越关注学生数学能力的考查,辨析史料、史料分析的能力,还有数学逻辑的考核。审辩式思维的重要特点就是科学严谨的逻辑推理,所以高中数学教学是需要审辩式思维的启蒙教育的,这符合新高考命题下对学生能力提升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