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建模案例实践流程
2025年11月27日
一、高中数学建模案例实践流程
综合考虑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维度和总体特征数据分析,辅以一线数学教师和高中学生访谈,高中数学建模案例教学实践研究流程如下:
案例实践研究对象:选取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学B高一(21)班数学成绩处于中间阶段的27名学生作为数学建模案例教学对象组成实验班(原本为30人,后来在教学实践中3名学生由于特殊原因未能继续参与研究),以同样的方式选取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学B高一(22)班学生30名组成对照班,高一(21)班和高一(22)班均为普通班,且数学建模能力水平差异较小。
前测:由于高一(21)班和高一(22)班学生是笔者进行高中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测试的调研对象,故前测数据可以直接从测试卷A成绩数据中进行提取统计。
案例教学干预:对选取的平顶山市鲁山县中学B高一(21)班30名学生进行6次共18学时的数学建模案例在线教学;对照班级高一(22)班正常进行日常教学活动,不采取任何干预。
后测:在数学建模案例实践教学完成后,对选取的实验班学生和对照班学生同时进行后测,测试内容选取徐斌艳老师在《中德学生数学建模能力水平的比较分析》测试题中的“菠萝削皮问题”。[5]
在数学建模案例实践教学和后测结束后,对比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统计分析测试卷B中的学生分值数据;根据教师访谈和学生课堂表现分别选取高中数学教材、高考试题和日常生活社会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