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分阶段整理
(一)土改的基础和背景
1.土改前的家庭基本情况
(1)人口情况
我叫赵二英,土改之前我家里有三口人,我、我丈夫,还有我婆婆。我家公在我丈夫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2)劳动力情况
我家里能下田做事的劳动力只有两个:我和我丈夫。我婆婆就是会偶尔去帮别人织布,不会下田做事。我家里就三口人,劳动力够用,但是家里有这么多田,所以偶尔还会请人来家里做事。
(3)负担情况
我当时二十多岁,虽然生了孩子,但是都夭折了,所以我最大的儿子是1955年出生,土改之前我家里没有小孩。我婆婆算是老人,解放那年她五十五岁,也算得上是一个老人。我家里没有负担,因为我和我丈夫正值青年,又吃得苦,天天在外面做事,家里也算比较富裕,所以也有什么负担。
2.土改前的家庭经济情况
(1)经济状况
我家里主要的收入来源是种田,还会种一些靛[48],这个靛非常的赚钱。我家里还会养很多的猪、牛、鸡,我记得有一年我家里光是卖鸡蛋就卖了五百元。土改之前我家里的经济状况在我们整个戴家来说应该是属于上游,数一数二的位置,我们这里就是任清的爷爷和我家里富裕一些,其他的人家就都差不多。
(2)生活来源
我家里的生活来源主要是种那十五亩田,我家里没有租田,就是直接借稻谷给别人,放债会收取利息,利息是两三成。其实我们夫妻二人天天在外面做事,白天和黑夜都是在外面做事,大部分的收入都是我们自己辛勤劳动来的。
我家里除了田里有一些收入,还有一些其他的收入来源,如我丈夫经常会去外面撑排、砍竹、弯竹,经常一去就是一个月,去山里一个月之后才回来,那个时候一个月也能挣三四十元,但这些钱全部都给了我的婆婆,所以后来我家里斗地主的时候找出了那么多现洋。
我家里有家庭副业,家里养了几头猪、几头牛,还有很多鸡,都会拿去卖。每年要卖几头猪、几头牛,家里养了两头母牛、一头公牛,牛一般是养小牛卖,我家里牛多的时候有五头。鸡也有几十个,我家里有一年光是卖鸡蛋就都卖了五百元。家庭副业的收入很可观,因为家里的田土比较多,粮食多,所以就养了这些猪、牛、鸡,家里很多时候这些东西吃不完,我丈夫直接过江把这些东西拿到街上去卖。
(3)生活压力
当时我家里没有什么生活压力,家里要吃有吃,自己吃自己种,也没有小孩,家里还会借一些东西给别人,所以不知道压力是什么。
3.土改前的土地经营情况
(1)生产情况
我家里有十五亩田,这些田都是我们夫妻二人种,所以我和我丈夫白天和黑夜都在外面做事,早上洗完脸就出门做事,晚上要黑了才回来。有的时候还会趁着外面有月光出去做事。我家里也会和别人换工,但是换得比较少,很多时候都是直接请人做事,但是也请的少,基本上是我们两个在田里做事,没有停歇。我的婆婆也会做事,她有时会去帮别人家织布,她织布的技术很好。
换工主要是和隔壁邻居、自家人换。请人不会分本村人还是外村人,我婆婆经常出去帮别人家里织布,她到哪个地方织布,就请那个地方的人来我家做事。当时我家里种了十五亩田,每一亩有三四百斤产量,因为当时我们肯吃苦,家里又有家肥,天天在田里做事,没有一刻休息,不会像现在这样悠闲地坐在家里。田里收割的稻谷够我们一家人吃,我家里还有很多的东西拿去卖。
交税就是交稻谷,有时也会给钱,交税的时候也会有差人[49]来,我们就杀鸡,砍火腿,做很多好吃的给他吃,好好招待他,公粮什么的就可以少交一些,如果没有好好招呼他,他就会为难你。
(2)牲畜与农具
我家里有牲畜,是我自己一户人的,我家里有四五头牛、三四个散猪,还有几十个鸡。这里有的牲畜我家里都有,每年还会卖很多。有一次我看到一个山里人很可怜,我就给了一头牛让他养,养了之后就自己种田,他对我们是千恩万谢。但是土改之后我所有的东西都被没收了,农具还有耕牛牲畜全部都没收了,后来我家里种田没有牛,就是到隔壁村用人工换牛来种田。我丈夫去有牛的那户人家做一天事情,那户人家就把牛给我家里用一天,犁耙铲锹之类的农具我全都有,还有一个搞水车,是从我外公家里拿过来的,现在还在我家的楼上放着。
(3)租佃情况
我当时是种坡里[50]的田,有十五亩,这些田没有租给别人种,我家里就是稻谷放债。我划成地主,并不是因为有很多的田而租田给别人种,而是自己放生谷,放五桶还七桶,会收取一些利息。我当时就是不应该放债,不然就不会被划成地主。当时放债出去,都是有人来我家里借稻谷,借稻谷之后我们会登记记录,具体什么情况,我婆婆最清楚。借稻谷不管什么时候都是借五桶还七桶,不会说荒年少还,你今年还不起,明年就是在七桶的基础上加利,借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清楚。
(4)请工情况
我家里会请工,但是没有雇工,就是忙不过来的时候会请三四个人做工,隔个几天会请一次,请人不会说优先谁,就是我的婆婆去哪里织布,哪里有人就去哪里请,也不会说一定会去哪里请人。当时请人要付工钱,我记得当时请男工是六毛钱一天,还要吃三餐,请女工三角钱一天,吃一顿中饭,那个时候的人工价钱特别低。
4.土改前的社会交往情况
(1)租佃关系
我们这里没有对贫困户的救济,都是自劳自得。我家里也没有租田给别人,就是会放债放一些稻谷给别人。灾荒的年份也是如此,和往年没有区别。放债的利息还是原来的利息。
(2)农户关系
我们与其他村民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会说和谁走得特别近和谁走得特别远。我们与贫困人民的关系也是一样,与村长、保长的关系也就是这样,就是不能得罪他,他来了我就要弄好吃的款待他们。当时的贫富差距倒是没有很大,就是我家里和任清他爷爷家比较富裕,其他的人家境都差不多。再说我家就是有钱,生活并不富裕。
(3)宗族关系
我们这里的宗族长老是戴志林家,他家是长房,我家与宗族长老的关系也是一般,我与宗族成员的关系也和平常一样,灾荒的时候宗族里没有救济,本来宗族就没有钱,谈何救济。
5.土改前的土地观念
(1)对土地的愿望
土改前我家里十五亩田,自己种都种不完,还要去请人,所以完全没有买土地的想法。
(2)对土地的看法
我不觉得自己的地位比那些没有土地的高一些,只要你吃得了苦,其他的都算不了什么。
(3)对土改的反应
我没什么担忧,该来的总会来。我们就是听着他们怎么说,我们怎么做,默不作声就行,不去反抗就没事。
(二)土改的过程和经历
1.访贫问苦,扎根串连
(1)工作队进村
1951年开始土改,我就记得当时我在井头[51]修水渠,然后他们开了一个会,就来家把我所有的东西没收了。工作队我知道的有三个人,竹家坊就是走不到[52],戴家就是一个姓刘的,东谷还有一个工作队人员,总的领导就是祝组长。
(2)土改宣传
开会我不会去,我一个女人,就是天天在家里和外面做事,宣传的会议肯定开了。我现在清楚地记得当时开完会之后就把我家里的东西全部都没收了,我们作为地主很多会议都不会叫我们去参加,怎么可能还会在会上发言。土改的政策我不太清楚,但是总体来说就是没收我们地主的东西然后分给那些贫下中农,我就是不应该放债。
(3)扎根串连
那个时候我家里是地主,不会到我家来进行访贫问苦。因为是地主,刚开始划成分那会,都没有人来理会我们,贫雇农的串连我就更不知道,我不是土改积极分子。
(4)成立农会
我们这里有农会和贫协,但是只有雇农才能参加贫协。我们是被批斗的对象,不是贫协的成员。
2.划分阶级成分
(1)土改成分
土改我划的成分是地主,我家里人都是一样,主要是因为我的婆婆被划成了地主,所以我们也是地主,但是斗地主的时候主要斗的还是我的婆婆,我们就是跟在后面。成分都划好了,没有什么认同不认同,你是什么成分就是什么成分,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对于成分,没有人有不同的意见,他们都巴不得你划成地主,没收了我的东西,他们还可以分。
(2)成分划分
成分的划分是工作队来还有农会和贫协的人一起来划,但主要还是工作队划。地主的划分就是按照剥削程度,我家里就是地主,因为我家里放了高利债,我家里就是不该放债和收利息,其他的什么都套不上。有多少土地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是会按照你家里的人口和土地的比例来算,人少地多也会被划成地主。
(3)划分结果
成分划分了两次,土改一次,复查一次。我们戴家这里的地主就只有我一个人,富农没有,上中农一户,雇农两户,其他的都是贫农。我们这里没有划过死地主。
3.挖苦根,斗地主
(1)挖苦根
我们这里批斗过地主,我就记得我是跟在我婆婆后面,在街上游街,好多人都扔东西给我们,批斗的具体的次数我就记不清了,就是要斗的时候就叫我们去。不斗的时候我就在家里做事,当时也没有算剥削账,我的东西都被没收了,也分给了他们,也算不了剥削账。召开了诉苦大会,就是那些借了我家稻谷的人来诉苦说我们收的利息太高了。
(2)斗地主
斗地主会辱骂和批斗地主,当时我还去游街了,好多人都扔东西给我,各种辱骂都有。当时还有人揭发我,因为同生麻子[53]和我同一个大厅,他知道我家里有一些什么东西,所以就告诉藕塘[54]的金生[55],金生就去告状,所以后来又斗了我的婆婆,那个时候把水倒到了风车里面然后浇到她身上。当时没有人公开对我说好话,都不能和我们说话。暗地里是有人替我说好话,但是也没有什么用。当时没有批斗过死地主,没有死地主。
4.没收和分配土地、财产
(1)分配土地和财产
分配的时候召开了分配大会,你分哪些,他分哪些,都会算好。我的所有的田都被没收,后来就分了两块地给我,就是三四亩,我自己后来又开荒,又开了有十五亩田。我之前的十五亩田全都被分掉了,就是分了两块不好的给我。村民分到的土地是一样的,按照人口来分,就是我们地主会有一些偏差,不好的田就给我们种,除了地主,其他阶级成分分到的田都是一样的。我的牲畜和农具也全都分给了那些贫下中农。房屋和家具也全都被没收了分给了其他人。族山、族田全部没有分,就算有分也没有我的份。祠堂也分了,我们这里的三房祠[56]属于我们三房人的也分掉了,思谦公祠[57]也分掉了,祖屋也分掉了。
(2)分配土地的过程
分配土地的时候集体查看了田土,分配是否公平,我就不好说。有没有贪污,具体的又有谁知道?分配的时候都是干部说分哪里就是哪里,没有什么可争的,也没有人去争。
5.土改复查
(1)土改复查
土改两年之后就进行复查土改。当时就是我家里一户地主,没有清查出漏网地主,也没有划错成分的,当时划了好多次成分,大部分都没有错。土改复查之后就颁发了土地证。
(2)查田定产
我们这有查田定产,也定了交公粮的标准,一亩要交二十斤左右,定得还算合理。我们能吃苦,就算分给我不好的田,我也是刻苦地去做事,所以每亩田的亩产也有三四百斤,打个四百斤都没问题,我们就是天天在田里干活。公粮的负担我觉得不大,因为够我一家人生活,我家里一般交完公粮还是有剩余。
(三)土改的结果和影响
1.土改后的土地经营情况
(1)生产情况
我家里原来种的田全部都没收了,后来分了一些很差的田给我,大约有三四亩,所以我的土地减少了十一亩。如果就靠这三四亩土地肯定不够我一家人的生活,所以我和我丈夫就去开荒土地来继续多种一些田。那个时候白天和黑夜都在外面做事,开会什么的也轮不到我们,我们就是在外面做事。田里种了水稻、油菜和芝麻,还有红薯、芋头等农作物,这里有的农作物我家里都种了。产量还是和土改前差不多,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特别的勤奋,天天在外面做事,即使是比较差的田我家里的产量还是比别人家里的高。
(2)生产合作
土改之后我家里的劳动力够用,我们两个人天天出去做事,家里就只有三口人。土改之后我没有加入互助组,我们两个是单干,他们不会邀请我们加入,我们也不想加入,自己一个人做事更自由,想做就做。他们组建的互助组是临时的,后来就直接进入合作社,在农业生产经营方面我没有什么困难,天天种田的人没有困难。
(3)收成情况
当时我家里开荒的田不需要上缴公粮,所以每年我就是交一百斤左右的公粮,上缴的粮食就是稻谷。上缴之后我家里还有几千斤余粮。上缴完余粮后,还能够我家里一年的吃喝,有的时候还会有剩余,就拿到政府去卖。
(4)土地买卖
土改之后没有土地买卖,全部都是正规的。就是会开荒,因为我家里没有多少土地,只能开荒一些。
2.土改后的家庭生活情况
(1)生活变化
土改刚开始的压力很大,开荒之后的压力就变得越来越小。整体来说我家里有劳动力,家人也没有病痛,所以也没有什么压力。
(2)收入变化
土改之后我丈夫会去外面做副业,撑排。加上我们也吃得苦,所以收入还不错,就是很辛苦。
3.土改后的社会交往情况
(1)农户关系
土改一开始都没有人会理会我们,因为我的成分是地主,他们见到我都要绕道走。后来就也没什么,就是刚开始那会关系不怎么好。土改之后我与村民的关系也就是这样平平淡淡,你不理我,我也就不会理你。也没有人说刻意疏离我们,这个是刚开始那会儿会有。
(2)村户关系
土改之后有些人会根据自己的成分而和哪些人走得近,有些人就不会,这些都是看情况。土改之后我与村干部的关系也是一般。与宗族成员的关系和与村民的关系一样。与宗族长老的关系也是这样。
(3)人际观
土改之后宗族关系就不重要了,土改一开始我的地位比贫雇农要低一些,后来就没有,雇农就是懒得好,有些雇农就是钻国家政策的空子。
(4)社会观
土改后我会积极地去参加修路等活动,哪里有事要做我们就一定要去做,有什么要分的就一定不会分给我。
4.土地对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1)生产资料入社
互助组是土改之后两年开始的,大概是1955年,初级社在互助组之后,高级社在初级社之后,我是自愿加入合作社,所有的东西都加入了合作社。
(2)对集体化的认识
我觉得集体化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我还是更喜欢单干。
(3)对土改的再认识
入社之后我没有觉得土改白搞了,政府怎么说就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