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分阶段整理
(一)土改的基础和背景
1.土改前的家庭基本情况
我叫张秀英,1930年出生,祖上从关里过来。我家在土改之前有五口人,分别是我的爷爷、奶奶、哥哥、嫂子以及我。土匪来的时候把我爷爷吊起来折磨,父亲因受惊吓后去世,我只有八个月大;我的母亲因苦无出路,整日愁苦,在我十一岁的时候便去世,所以我和我的哥哥都是爷爷奶奶拉扯大的,哥哥后来当了六年兵,爷爷因在冬天给八路军拉稻子将脚冻坏,在一年内去世。我在1948年结婚,因为国民党与八路军总打仗,我的奶奶看形势不好,害怕国民党军队将我驮走换火药,就用了五天时间把我嫁出来了。我读了四个月书之后,我的奶奶就不让我继续读了,因为家里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我要负责在家里做饭以及给在地里铲地的爷爷送饭。我的哥哥负责拉庄稼,有时我会帮助他一起干活,我还负责过踩车,有一次发生了意外,被车斗砸懵过,当时我什么都不知道了,后来慢慢地才缓过来,我和我的哥哥没爸没妈,我们是最苦的孩子。因此我家在最后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劳动力,家里的负担十分重。
我在结婚后当过妇女主任,主要带领大家分果实、开会、唱歌,后来因为怀孕就不当了。我家里的劳动力只有我的爷爷,有时劳动力不够用,就在我大姑家那边雇一个人过来帮忙干活,一般是三天活左右,他们负责铲地,我们家拿钱,否则土地就要撂荒,生活会更加困难。我家的负担很大,虽然只有我和哥哥两个小孩,但是爷爷奶奶年纪大,家里根本没有年轻力壮的劳动力。我家的亲属的生活条件也不好,负担也很重,比如我的大姑家里有四个孩子,二姑家里有三个女儿,老姑家里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我哥十五岁时结婚,我当时十二岁,我嫂子十八岁,那时候都娶年纪比自己大的媳妇,能够缓解自家的劳动力问题。我嫂子先生了一个儿子,等我哥当兵回来之后她又生了一个儿子,但是后来他俩离婚,因为我嫂子的脾气不好,我哥哥也不懂事,他们总打架,俩人乱打架。
2.土改前的家庭经济情况
土改之前我们家都是种地的农民,我太爷爷那辈的人以及我爷爷这辈子的人都靠种地为生,我们家里都是关里人,我记得我的太太绑过小脚,她的小脚很尖儿。土改之前家里面的收入来源主要靠种地,除此之外,我的爷爷是一位石匠,平时给别人家磨剪子等,能为家里赚取一些零花钱。我家没有副业,也没有在外打工,经济水平在村里处于中下位置。家里除去交公粮基本够用,家里还有一匹青骡子、一辆破车,基本可以满足种地的需求。我的家里若是地主成分的话,我哥哥就无法当兵,没有人会要他。我家在土改之前也养了两到三只鸡鸭鹅和几头猪,从不外卖,都是满足自己食用。我家生活的压力较大,而且也挨累受苦,我的嫂子没过门之前家里的活都是我和哥哥做。我在最开始不会做鞋,也没人教我,我基本靠自己研究,每双鞋做得都像小包隆一样,十分挤脚。家里的开销主要为粮食物和布料,我记得以前交完公粮之后会给我们一些布料,但是质量很差。家里的生活压力虽然较大,但是我从来没有借过外债,高利贷的利息实在可怕,我不敢借。
3.土改前的土地经营情况
土改前我家有四十多亩地,这些土地主要由我的爷爷缠磨一点点购买而来。我家地里的主要种植作物即谷子、黄豆、粳子,粳子类似于大米,但是更加耐旱,比较容易种植。农作物的具体产量我不太清楚,大概在二百余斤。我家里有一匹青骡子,还有一辆马车,农具有小镐、锄头、犁杖等。我爷爷不缠磨的时候就会赶着自家的驴车去趟地,一般都要趟三遍。我家里没有和外人换过工,因为家中没有青壮年劳动力,没人愿意和我家换工;我家和我姑姑家换过工,我帮助她家干几天活,她家再帮助我家干几天活。有时在农忙时期还会去我大姑家雇一个人帮忙干活,之后再给一些钱即可。
4.土改前的社会交往情况
土改之前有灾荒,我家的庄稼总起密虫,而且也不讲究打药,一般的解决方法便是扬小灰。有的时候我的爷爷还会带着我们去地里上香磕头,其实是迷信。我和村里其他农民的关系都行,但是和富裕人家的关系一般,因为我也不找他们借钱,他们也不欺负我。穷富之间的生活差距比较大,地主家庭的吃喝水平自然高。村里没钱的穷人只能给别人扛活,而且要十分听话,否则地主就不会用你干活。比如说,有钱的农户穿三彩缎,这种衣服十分漂亮,会随着光线的变化而变换出不同的颜色,并且长衣服都带衬子,里面会绣着柳叶花。而我们这些穷人都是穿粗布拉衣,这种衣服用棉花线纺织而成,布料十分粗糙;穷人穿的最好的衣服便是四布或者洋服料。有钱人总能吃得到豆腐,我们这些没钱人根本吃不到。
5.土改前的土地观念
我对土地的愿望也有,但是想法不多,主要就是想着我们这几口人能够顾着命,这就很满足了。我没想过买地,因为家里这些土地都忙不过来,更不用提再买地。地主的地多主要因为他们能干活、脑瓜好使够用,而且地主家都有大车,挣钱很快。我觉得地主的家财也是靠自己挣来的,他们不敢抢、偷或者欺负别人。而像我们这种没有劳动力的家庭这就很难发展,我们也没什么办法。对于没地的农户也不能说他们懒惰,他们在三十的晚上还要出去要饭,年年扛活,他们的生活更加难过。我觉得自己比那些没地的人要好一些,最起码不用出去要饭;我跟地主没办法相比,家里没有能力。土改开展的时候我并没有什么疑问,我也没有认识,因为我没文化,作为一个农民只是想着活着,别人不打我不骂我就行,没有其余太多的想法。
(二)土改的过程和经历
1.访贫问苦,扎根串连
我记得没到我结婚时工作队便进村了,那时候还有国民党,他们只要来到农民家里便杀小鸡,而且还要吃羊肉;而共产党从不白拿百姓东西,他们都花钱买,来到村里之后虽然让我们帮忙贴饽饽吃,但是他们不挑食物,主张和普通农民吃的一样。工作队下村之后进行了宣传,扎根串连的事情一般找村里的干部,我不是十分清楚。工作队主要宣传如何分地、分房子等国家政策,我们普通村民一般都是跟着政策方向走,没有自己的特殊想法。开会的时候一般村里的贫农、雇农、中农才去,一般一家只有一个人参加,在会上主要听干部讲如何分地,我家一般由我的爷爷去开会。我们这里有贫农团,但是我没参加过。组成的人员是农民选出来的代表,他们也总开会,商量如何给村里的贫雇农分地等事宜。
2.划分阶级成分
我家人的成分都是中农,一直到现在也都是这个成分,而且划完之后就不能再改。我和家人对中农这个成分很认可,外人也没有任何意见。定成分的时候都要开会,然后再找几个代表一起研究,这样一来大家越说越深也就越懂。在划分地主的时候,他们每人都有几十垧地,而且还要雇人,像我们这种家庭和这种事情基本没有关系,我也很少打听这些事情。我们村里大概有不到二十家地主和富农,中农比较少,村里的贫农最多。我家的亲戚基本没有地主或者富农,贫下中农成分的亲戚较多。村里没有把已经去世的人又划为地主,只对活着的人进行划分。
3.挖苦根,斗地主
村里批斗过地主,只要开会的时候便会斗地主。我看见过一次斗地主,地主就在那里站着,他们没有发言权,之后大伙批斗他们,有的人往他们脸上吐唾沫,我看着很害怕。村里也有打骂地主的情况,有的地主被吓得投井自杀。我没敢给地主求情,他们一步一个错,我不敢给他求情。我也没有听说过别人给地主在明面上或者背地里求情,村里的普通村民都不敢这么做。
4.没收和分配土地、财产
工作人员在没收地富的土地和财产之后都会做好记录,之后会在一起研究如何分果实。具体操作都有村里的干部负责,工作组不管具体分配的事情。分东西的时候先给最穷的人分配,之后才是一般的穷人,等到他们分完之后再找小中农。我们家里没分到土地,但是属于小中农,我家分到了两个包袱皮、两个被面和两条旧裤子。我家的土地和财产没有往出分过,我家的情况也不乐观,经济方面十分困难,我在结婚的时候连被子都没有,我大嫂看我实在可怜,便把她自己的嫁妆被子送给我了。分配土地的时候村里组织了集体看田、插标、立界,但是没有干部贪污或者腐败,村民之间也没有出现过争执,大家都很守规矩。
5.土改复查
我们这里土改结束的时间大概在1948年,分完土地和财产之后基本就算全部结束,这里没有进行土改复查和清查漏网地主,我们村里也没有人成分被划错。我们这里也没有查田定产,分完土地之后基本定型了,除了交公粮之外我家还有将近一半的余粮,生活压力不是很大。我记得我家发了土地证,上面将自家土地的亩数、位置等记录得十分清晰。
(三)土改的结果和影响
1.土改后的土地经营情况
土改之后我家里还是四十多亩耕地,这些土地基本够活,我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好。家里种植的作物依旧是高粱、谷子等,粮食的产量基本也没改变,后来种植玉米时产量才有所提高。土改之后我家没有进行生产合作,依旧靠个人种地,但是我的生产热情比种地之前高。我家始终没有想过买地,因为劳动力短缺;家里更没有想过去卖地,卖了地之后根本无法生存。
2.土改后的家庭生活情况
土改之后我家的生活变化不大,我哥哥去当兵之后我要负责家里的事情,我奶奶的年纪较大,根本做不了活。我婆家这边的生活也依旧如此,我婆家由婆婆管钱并主事,她愿意买什么东西就买什么,我记得有一次我二女儿总跟着她奶奶要吃的食物,但她总挨骂,有时她的奶奶和爷爷在小屋吃小灶,我女儿就去敲他们的房门,我公公婆婆特别反感,我因为这件事情总是骂我的女儿,但她却不以为然,总是憨皮带脸地去找爷爷奶奶要吃的。我家的生活压力不大,村民生活基本都差不多,因为大家都有土地、都有住处,再受穷的话便因为自己懒惰。我始终在家务农,没有经营过副业。
3.土改后的社会交往情况
土改之后我和其他农民关系都挺好,和那些被划为地主、富农的关系也都行,关键在于我丈夫的心眼好使,和村里人之间的关系都不错。我没觉得自己的地位高,我认为大家的地位都平等。我家和干部之间的关系都很好,因为我的丈夫在村里担任干部。我和亲戚之间的关系也很好,无论是娘家还是婆家的亲戚,我们一直都有联络,彼此家中有事时我们都会去随礼。村里的风气没有大变化,但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4.土改后的观念变化情况
我对大家土地一样多没有特殊的看法,只是想着自己家的土地够用即可,我平时也很老实,不去招惹别人。我觉得我们这个国家太好了,每样事情都随心,这种国家没地方找。我总说自己不会写不会算,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去表达对国家的报答之情,我只能说太感谢我们国家,而且这种感谢很深厚,我要是有能耐的话就给国家写一封感谢信,我们的习主席也好,对待我们这些老人也很好。我属于家庭妇女,因此没有参加过修水利、修道路等活动,这种事情一般由男人去做;如果家里没有男人的话,女人才会参加劳动。
5.土改对农业集体化的影响
大概在1955年成立互助组,1957年左右成立初级社,1958年成立高级社。每次入社的时候我家都会把自家的土地、大型农具和牲口等资源上交,不会私自留下一分一毫。我认为还是现在这种种地的效率比较高,因为产量高,亩产能达到千斤。但是入社也有好处,因为不用我自己种地,我只要听从安排跟着干活即可。同时我认为土改这件事情并没有白搞,因为它就像一个开端一样,之后国家才能包产到户,让农民获得实在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