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记还是表

三、是记还是表

金石文献著录《李君表》,名称较多,如《石索》称《汉永寿石门残字》,《金石续编》名为《右扶风丞李君通阁道记》,《褒谷古迹辑略》谓之《汉扶风丞李君表》,莫友芝名之《汉李事改斜大台记》等,不一而足。

莫友芝跋:“本高今二尺弱,广一尺强,行纵横不正,均如《杨淮表记》,上、下端隐有界文,限书地。额横书三字不可识,中一字作‘表’,疑‘表’字。”仔细观赏原刻,摩崖题额仅一“表”字,且居中,并未有任何其他文字的痕迹。

柯昌泗《语石异同评》卷三:“汉末碑文盛行,标题尚有区别。曰碑或碑铭者,以祠墓为限。至于颂德纪功,虽用碑式,其题则曰表颂,或功德叙,功勋铭。有以碑名则系之以事,曰黄龙甘露之碑,曰中部碑,曰校官之碑。”东汉石刻体裁比较多。有颂,如《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即《石门颂》;有表,如《惠安西表》,今俗称为《西狭颂》;有记,如已不存的《天井山记》。颂,《诗大序》说:“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文心雕龙》则说:颂“敷写似赋,而不入华侈之区;敬慎如铭,而异乎规谏之域”。如《石门颂》,则彰扬已故司隶校尉杨孟文力驳众议,终于获得朝廷准许,修复了阻塞已久的褒斜道,其意旨在于颂扬杨孟文的丰功伟绩。因此,颂在于敷写、敬仰其丰功伟绩,在于颂扬。表,《韵书》说:“表,明也,标也,标著事绪使之明白以告乎上也。”表的功能主要是陈情,在于标著事绪。如《惠安西表》,说的是武都太守李翕慨念道路艰难,率众修通了西狭栈道,其重点在于标明修复栈道这件事的始末。

在摩崖上方“表”字与正文之间,还镌刻了一条横线。如果上述解释成立的话,那么《李君表》则只标明右扶风丞李君修复褒斜道之事,而不在于彰扬其功。因此,此“表”实为该刻的题额,而它与横线、与其下的石刻内容,是相辅相成的,从而构成了完整的石刻内容。

郭荣章认为,李君“承修阁道,这可能是局部修葺,史所未书”[12]。按其阐释,石刻中有“由其修阁道忧”等语,故时传名称为《李君通阁道记》。事实上石刻文字无“阁道”语,摩崖的名称需以达义为主旨,所以若给这种石刻以准确的名称,那么《右扶风李君表》为妥,简称之《李君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