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汉中其他名碑
本次展出的名碑拓片,除“石门十三品”外,还有汉代《郙阁颂》《仙人唐公房碑》,南北朝《北魏攻阁道碑》《杨愔墓志盖》和刚刚出土的反映仇池国历史的《姜太妃墓志》,唐天宝八载(749)《宴游记》,南宋田克仁《重刻郙阁颂》《仪制令》和民国章草大家王世镗的作品。
《析里桥郙阁颂》,简称《郙阁颂》。建宁五年(172)二月十八日刻,原在陕西略阳北徐家坪,1979年修路时被炸,其残石保存在灵岩寺。它记述的是析里、郙阁“自古迄今,莫不创楚”,建宁三年二月,李翕“嘉念高帝之开石门,元功不朽”,至终修成了析里大桥和郙阁。它既作颂,颂扬李翕的修路之功,又慕君靡己,作新诗以赞叹。康有为认为其“体法茂密,汉末已渺,后世无知之者,惟平原章法、结体独有遗意”。到了南宋时期,田克仁将从京口(镇江)获得的拓本,重新镌刻在灵岩寺之中。如今原刻与重刻,同处一地,互可参照。
《仙人唐公房碑》,原在城固县许家庙,1970年移至西安碑林。圭形,圆额,高190厘米、宽66厘米。瞿廷韶评价:“碑字遒整,为汉碑魁杰。”是为汉碑之绝品。
汉中市博物馆藏一方南北朝梁《杨愔墓志铭》,呈覆斗形,志盖合一,背面阴刻,有界格,文字为“梁封太子少保开国靖公平魏征东大将军督都扬徐荆三州军事加赠福寿长清王杨公墓”。正面阴刻,有界格;侧铭款阴刻,有界格。2010年在略阳横现河镇还发现了《姜太妃墓志》,正始元年(504)刻,颂扬的是仇池国姜太妃的事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的仇池国石刻。此外还有此次未展出的城固《石黑奴造像记》、天和六年(571)《造像记》,它们与《石门铭》一起,形成了蔚为壮观的汉中南北朝石刻群体。
本次展出的拓片尚有唐天宝八载《宴游记》摩崖,位于略阳县七里店,为重新发现,记述的是顺政郡太守房涣感念大唐盛世及略阳之美而沉浸其中的宴游盛事,其书法流畅自如,颇显功力。还有南宋交通规则《仪制令》(保存在略阳灵岩寺)、民国章草大家王世镗的作品等,都是颇有价值的书法珍品。相信这些拓片会给大家带来艺术的享受。
意大利克罗齐曾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中国书法史无不是由一个个地域的书法史累积起来的。这些石刻,叙述着汉中自古及今人们的珍贵记忆,同样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今天赏玩这些石刻时,我们不禁想到,它们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一部部经典作品,滋养着来世,同时还跨越地域,跨越国界,成为人类共有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石门汉魏十三品”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