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北魏《石门铭》刊刻的一个现象
冯岁平
南乡子·题淡拓《石门铭》
魏体溯当初。结体精严点画殊。密不通风宽走马,呜呼。多少书家叹不如。刀钝石纹粗。纸薄于烟墨又枯。鹰眼也生白内障,模糊。“草色遥看近却无”。
——《启功韵语》卷三,载《启功全集》第六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不管研究古代石刻还是传世拓片,时下多参稽存世的碑碣来阐论、判定,这样的研究当然被时间证明是正确或高明的,也可以解决诸如已残泐或损毁的石刻之诸多疑窦。但世间本来就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间本来就是芸芸众生、自难画一。近年来,由于石刻的自然磨损,以及由此所附生的拓片收藏价格的飞涨,汉魏石刻和拓片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所论大多承继前贤的结论,基本了无新意。在北魏《石门铭》镌刻1500周年之际,我以之为例,提出古代摩崖的改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