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内容提要
丛书编委会
丛书序言 对历史之温情与敬意
一、《医政医事》—斟民国之医政,酌当今之得失
二、《讲稿选萃》—研名师之讲义,究岐轩之奥赜
三、《名医传芳》—述名医之生平,传杏林之芳馨
四、《名家方案》—读名家之医案,钩治病之良方
五、《医事广告》—搜医事之广告,揽医林之胜景
六、《医学交流》—记医学之交流,录海上之风云
七、《医林闻趣》—载医林之轶事,瞻先贤之雅趣
八、《药肆文化》—鉴药肆之文化,观国药之浮沉
九、《医刊辑录》—溯期刊之往昔,忆国医之峥嵘
十、《医家遗墨》—品大师之遗墨,赏儒医之风骨
结语
丛书前言
编写说明
中外医学交流史话
一、汉字文化圈内的医学交流
1.中朝的医药交流
2.中日之间的医药交流
3.中越之间的医药交流
二、不同文化体系间的医药交流
1.中印之间的医药交流
2.中国与阿拉伯地区的医药交流
3.中国与欧洲的医药交流
三、中外医药文化交流的特点
1.持续时间长,交流范围广
2.官方和民间并存互补
3.药物交流为主,医理交流为辅
4.陆路为主,海路为辅
近代上海医学交流概述
一、医学交流模式的转变
1.近代西方医学的涌入
2.中日医学交流角色的转变
3.中西医学的汇通
二、近代上海医学交流的主要形式
1.留学
2.出国考察
3.书籍
4.期刊
5.国际会议
三、近代医学交流的主要内容
1.药物贸易
2.药物研究
3.医理
4.医学教育
近代医疗技术的交流
一、西医技术的传播
1.牛痘接种
2.西医外科手术
二、中医界对于西医技术的探讨
三、西人对中医技术的探讨
中医药的对外传播
一、海外中国人对中医的推广
1.海外中医药团体的建立
2.创办期刊
3.中央国医馆与海外中医药传播
4.海外华人医事足迹
二、世界各国对中医的研究
1.日本
2.朝鲜半岛
3.越南
4.法国
5.德国
6.英国
7.美国
8.俄罗斯
三、中医药对外交流在上海
1.汉医勃兴展览会
2.日本汉医学家来沪交流
3.中医和汉医学家的书信交流
4.苏利耶与欧美第二次针灸传播浪潮
5.国际联盟的关注
6.西医学术交流
医药书籍的交流
一、现代医学书籍传入
二、中医药文献的外译与研究
1.针灸文献
2.本草文献
3.中国医学史研究
4.医学经典翻译与研究
三、中医学书籍的回译
1.回译的专著
2.回译的文章
药物的对外交流
一、名扬海外的中成药
1.六神丸
2.“虎标”良药
3.片仔癀
4.云南白药
5.上海名医朱寿朋的验方在海外应用
二、上海的药材对外贸易
中西医学汇通
一、汇通的历程与分歧
1.“中体西用”与“中西折中”
2.中医改良与中医科学化
二、中西汇通的实践与探索
1.中医五脏的病理生理
2.中西药方的对比
3.中西混合:Pavinal、帕拉米同与当归龙荟丸
4.鼠疫的中西共治
重要的机构和人物
一、中外医学交流的组织和机构
1.博医会
2.中国医学院
3.医史博物馆
二、中外医学交流的重要人物
1.周雪樵(1864—1910)
2.李平书(1854—1927)
3.丁福保(1874—1952)
4.恽铁樵(1878—1935)
5.祝味菊(1884—1951)
6.王吉民(1889—1972)
7.陆渊雷(1894—1955)
8.余无言(1900—1963)
9.章次公(1903—1959)
10.宋大仁(1907—1985)
11.陈存仁(1908—1990)
12.陈克恢(1898—1988)
13.汤本求真(1867—1941)
14.李约瑟(1900—1995)
15.余云岫(1879—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