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创办期刊
效仿国内中医药界建立学术团体、创办中医报纸杂志,海外各地的中医药界也开始办中医药报纸杂志。通过创办期刊,一方面整顿学术、宣扬学说,如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的机关刊物《医药月刊》,其发刊词明确指出,中医药的亡与不亡,主要取决于中医界自身的努力,创办中医杂志的目的在于“将以此刊发表其言论,彰著其道业,集中群力,以大无畏之精神向废医案者宣战,求得最后之胜利。”[10]
另一方面沟通联络彼此。如新加坡《医药月刊》刊文说“斯刊流布,不问遐迩,固将以发扬学风,通达声气,为侨友之观摩,作神州之贡献,宏道爱国,情在于斯”[11]通过期刊,将在海外的华侨联系起来,使之成为华侨与祖国联系的纽带。
1936年创办的《医药之声》,其办刊宗旨也提到“志在宣扬医药的学术,鼓吹侨众对我国固有医药的信心。”[12]该刊中一篇署名玉堂的文章呼吁“苟不愿自甘落伍,受天演之淘汰,则当推究过去,努力将来,淬砺奋发,本古训为基础,辅科学以演绎,炎黄仲圣之道,方克发扬光大。”[13]他倡议医界同仁面对激烈的医药竞争,应当立足于中医的根本,积极促进中医学的变革。
近代由华侨创办的中医药期刊主要有以下几种。
《医药之声》
1936年12月在马来亚创办,由医药之声社不定期发行。本刊编辑主任张见初,编者陈少明、张亦凡、田修德,广告主任陈文光。
主要撰稿人有李志宏、郑清华、张子斌等,设有医药言论、医药研究、医药丛话、医药新闻、医药余兴等栏目。本刊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加剧被迫停刊,后于1947年复刊。
该刊主要讨论中医发展的现状,研究中医理论和医术,刊载医案、验案、特效药,报导医药界新闻,普及中医中药治疗常见病知识,介绍中医中药在国外应用的情况。另外,该刊也登有大量名医照片,便于读者对良医留有印象。
刊载的重要文章有《中国医药源流论》《我界应有之认识》《中西医学的比较》《中医改进之问题》《使中医学术成为世界最完整之医学》等文章,论述了中医起源、地位、现状以及改进等问题。此外,该刊1947年复刊号中载有国民党政府颁布的“医师法”。
《医药学报》
1907年在日本千叶县创刊,月刊、双月刊,中国医药学会发行,医药刊物。
中国医药学会编辑,主要撰稿人有孙润畲、何焕奎、沙世杰、陈佩完、徐希骥、陈任梁、李定、毕寅谷等,主要栏目有学说、杂录、通信、通俗讲话、论文、史传、谈丛、译述、摘录、原著、卫生顾问等。
该刊以“输入新理,研究实学,谋求我国医界改革、药学进步”为宗旨。载文包括医药学理论,医学界时事评论,中外医药学说,载有《生理学》《卫生学》《西洋医学史》《医学上之国家观》《论鸦片始末与中国之关系》《论吾国急宜讲求公共卫生之政》等。
《卫生世界》
该刊创刊于1907年5月,出版地为日本金泽市。由留日学生为主的中国国民卫生会主办,月刊,每月月初发行。内容有个人卫生、公众卫生、学校卫生、监狱卫生、军阵卫生、海上卫生、警察卫生、工业卫生、家庭卫生、灾害卫生、卫生行政、卫生统计、医药一般等。
中国国民卫生会成员复杂,多为留日学生组成,也有国内人士参与。人员行业不仅限于医药行业,也有军警、工商、文化等行业人员。
《医学新声》
创刊于1946年,1947年11月停刊。雪兰莪中国医学会出版委员会编辑并发行,出版地为马来西亚吉隆坡,季刊。
该刊旨在介绍国医理论,研究各种病症,普及医学常识,刊载国医名家理论著作等。设有论坛、研究、针灸、验方、药物、介绍、文艺等栏目。该刊自第三期起,刊有“疟疾”“麻疹”“肺炎”等专号。
本刊可以分为几个板块。药物板块,对中医药中主要的药材如人参、常山、三七等的生长、制药、药性、药理各方面进行介绍。药物之外还有各种疾病的理论和疗法新探,如温病新说、腺病概说等。
虽为中医刊物,已经涉及中西医病理、理论、疗法等方面的比较研究,如国医和国药之检讨、国医科学化刍议、注射疗病法概述、戒鸦片烟之中西法等中西医问题的探讨。在“疟疾”“麻疹”“肺炎”专号中刊登疾病的病理、表征、治疗方法、新药等方面的研究介绍文章。还有医界消息介绍医学会大事以及会员动态,雪兰莪中国医学会会员玉照、医学相关法规转载。此外还有少量的文艺作品刊登,主要为古诗词和新诗。
《医铎》
1948年3月15日创刊于槟城,1948年7月停刊,季刊,北马中医师公会学术委员会编辑,北马中医师公会发行。
主要撰稿人为何约明、陈少明、孙崧樵、李星南等。主要栏目有言论、研究、专载、医案、杂俎、艺苑等。
该刊以“团结同道,观摩学术,发展保健事业”为宗旨。载文秉持“时代化、民族化”的原则,以中医药治验为基本,用科学方法的解释整理,提倡“唤起同道,踏上国内先进的路线,来革新中医药”。
主要文章如《糖尿病诊治概论》《体温之大略》《霍乱病综据中西医学之浅剖》《伤寒副型伤寒流行感冒之旧说与国药治方》《白血病》等文针对病症,用中医学说结合西方科学的方法进行仔细分析和研究,得出治疗方案;《今日之国药》《医药之将来》《敬告医药界同人》《释“医铎”》《革新是光明的大道》等文关注业内时局,报道当时医学界相关情况。并在“发明”栏目中对最新药物进行图文并茂的介绍。
该刊内容丰富,载有大量图片,是研究当时中国传统医学与西方医学结合并尝试进行变革状况的重要资料。
其他期刊还有《新加坡医学报》,创刊于1901年,为周刊,是该国最早的中医药刊物,内容包括:中医理论探讨、医话医案、临床各科等栏目。
《新加坡医药会刊》,1930年2月创刊,1932年1月停刊,由黎伯概、刘顾可主持。
《医药月刊》,1930年2月由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出版,黎伯概主编。以研究医药学,发扬国术精粹,维护祖国医学合法权益为办刊宗旨。
《暹罗中医周刊》,1935年创刊于曼谷,由泰国中医总会创办,内容以发扬中医药为主,并对中医疗法和保健作了详细报道。
另有新加坡《中医学报》,由新加坡中医师公会开办,具体创办时间不详。
这些海外中医期刊,一般设有中医基础理论、临床治疗、民间验方、卫生常识、医药信息等栏目,其中尤其注重中医药的科学性、中医药的权益维护、国内中医药信息等方面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