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西医外科手术
近代西医传入的过程中,西医外科之效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以至于当时人们在进行中西医的比较时,几乎形成了西医长于外科的刻板印象。如《申报》上曾刊登《论中西医学有所不同》一文,明确提到:“西医治外症较灵于治内症,此则不磨之论耳。”而类似褒扬西医外科手术的评价在当时的报端屡屡出现。而西医大胆且有新意的治疗方法不时带给时人不少冲击,《申报》1878年11月28日一则报道介绍了“种皮”术:“西国医生每有创新以活人者,西报所记近事一则,犹可异焉,试译之以供众览。美国近有一女子年二十二岁,一日往机房观览,忽为机器拽住其发,霎时间揭去一半,连耳面皮一并揭去。急延医看治,一医因创为种皮之说。”此事刊载不久,《申报》主编就发表评论感叹“西人之精于格致”。
西医外科手术之所以在当时能引起“效验如神”的惊叹,与19世纪中叶以后解剖学的发展和麻醉法、防腐法和无菌法的应用等技术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当麻醉防腐灭菌等关键性技术在西方取得突破性成就之日,也正是西方医学传入中国之时,这些技术作为外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之迅速引进中国。
中国传统医学分类中,中医外科起源甚早,到了汉代,它初步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医外科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与诸多有意义的成就,如麻醉术的创用等。但是由于解剖学的欠发达和麻醉、消毒、止血等技术的不足,限制了中国外科手术的进一步发展。在近代进行手术时,基本上都是采取简单的手工方法进行切、割、缝等。同时,由于医生社会地位低下,从医人员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且多取于经验,手术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而到了近代,中国医界从医人员更加鱼龙混杂,医学甚少创新,在外科方面已经远远落后于西方。随着传教医生的到来,西医外科以其迅捷的疗效在中国社会逐渐推广开来。
西医外科手术被中国人普遍接受也经历了一个从畏惧到信服的过程。事实上,在一开始,接受西医外科术的多是劳苦大众,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患病时往往看不起病,而当时西医院大多有教会背景,进行治疗大多免费,因此,西医院也就成了他们在患病时的无奈选择,特别是有急重的外伤时,他们只能选择西医医院。而西医外科收效的迅捷,使得其名声在上海民众无意或无奈的选择中名声大噪。如《申报》上关于西医报道的标题往往是“西医神技”“医术惊人”等,其态度不言自明。综合当时《申报》的关于西医外科的案例报道,可以发现,西医外科手术在割瘤、割治石淋方面的成效为时人广为认可,甚至出现慕名求治者。如《申报》中记载:一上海宝山县人因腰间生一大瘤,屡次找中医名医都束手无策,因而向仁济医院求治,西医医生看后却说这并不难治,然后用锋利的手术刀将周围的皮肤渐次割开,切除后治愈。对此文末评论道“中西之医虽微有不同,然治外症则西医似较爽捷”。另有一则“妙手割瘤”记载:一乡下女子患一大瘤已6年有余,后来因为江湖医师的误割而导致生活无法自理,苦不堪言,偶然间有人向她推荐说,西医素来擅长刀法,何不前去试试。女子被送到西医医院后,瘤被成功割去,且不影响其生活。1873年《申报》记载:一个剃头店伙计因患小腹疝气疼痛难忍,竟用剃刀自割肾囊,血流不止,人已昏厥,有不救之势。店主决定将其送至西医医院。经西医验视称尚可活,遂将其人缚诸于椅,肾囊为之纳进,缝口之后用药封固,后很快平复。除《申报》外,1874年《点石斋画报》也有介绍西医“妙手割瘤”的详细图文报道。
随着西医外科的声名鹊起,手术室及手术器具等新鲜事物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如《申报》在《同仁医院落成记》的报道中有细致介绍:“割治重症处,见奏刀时患者所卧之具以铁冶,就外传亦有蒙以熟皮者,旁置一铁匣,中有械。炉可热火,叩之曰,用以烘刀钳,以杀微生物。有玻璃器二,外通橡皮管,则喷伽布匿水,以解毒气者。右壁置洗手盆二盆,上设机括,触之则水自壁间出一热如沸,其一则清泉也。隔户一室,则为置医具处有玻璃橱,分数隔,其中为刀、为钳、为镖、为铗、为凿、为锥、为针、为环,有管以导小便者,有圈以正子宫者,有灯以灼咽喉者,有电以通脉络者。他如显微镜、取暖之炉、量水之杯、平药之秤,新奇精巧,几不能名。”又如1895年《申报》刊载了名为《医院治病记》的文章,将作者本人在同仁医院住院诊治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文末作者写道:“虽手法之精,亦器具之妙:五官可补,四肢可接,腹患可以内开,肤裂可以线补。真有夺造化之妙用。”
中国传统医学在诊治患者过程中,往往以望闻问切为事,很少应用医疗器具,也鲜有医疗器具的发明。西医传入后,医疗器具在诊治过程中所发挥出来的巨大作用令时人大开眼界。西医则除察脉外,复有筒以听肺之盈虚,表以验身之冷热。其质几不可以目见者,则窥以显微镜。在治疗中,西医所运用的光学、电学仪器也引起不小反响。1898年12月9日,《申报》刊载《治疾不用药饵说》,介绍西国医生以光治狼疮一事:西国医生使用由丹麦医生芬森研究发明的“化学波”来治疗狼疮,他发现强力短波光照射能治疗由结核菌引起的寻常性狼疮。文章赞该仪器“推阐极精,制一简易之器,将日光或电光收而撮之,使浓射于狼疮上,历试殊有奇功。”可见,在时人眼中,西医的精妙很大程度应归功于其独特的诊疗仪器。当然,倘若中西医学的差异仅在于器械层面的话,那么近代中医只需要模仿照搬其物质层面的东西,借其为我所用,很快就能超越它。但事实上,医事制度、医患关系以及由此所引起的人们医疗观念等非物质层面,中西医学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消除的。
无论如何,西医外科手术治疗以其清晰明了的理论依据、确切的疗效在近代逐渐赢得了中国百姓的信任,也成为西医学在中国传播的最佳示范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