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德国
2025年09月26日
5.德国
德国的汉学研究在西方世界中处于领先地位,出现了一大批汉学家,但涉及中医药研究的人不多。在20世纪初最为著名的是许保德(Franz Hübotter),他是西方社会研究东方医史的先驱。1907年,赴上海同济大学任教,同时兼任内科医生,在湖南益阳、山东青岛行医。许保德返回德国后,任柏林大学医学与哲学教授。1929年发表了《中华医学》(又翻译为《20世纪初期的中国医学及其发展史》),这部书主要节译了《内经》《难经》《脉诀》《频湖脉学》,内容丰富,是西方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作品,极有史料价值。此外,他还发表了《中国药物学》(1913)、《西藏、蒙古药物学论文集》(1913年)、《仓公华佗传》等著作,并翻译出版了皇甫谧的《甲乙经》、李时珍的《频湖脉学》、张世贤的《图注脉诀》,以及《寿世篇》《难经》等[23]。
德国政府在1939年2月17日颁布了“传统医生行医法(Helpraktiker行医法)”,虽然只有区区2页,但是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学进行了简单规范,该法案颁布至今,从未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