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樵(1864—1910)

1.周雪樵(1864—1910)

名维翰,原名周胜昌或周荪昶,字雪樵,别号映溪生。江苏常州人,久居苏州,兼通西学。自称为宋代学者周敦颐之后,他是清末中医界最先以近代方式介绍西医者。他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组建医学研究会,以中学为本,西学为辅,研究中西医。次年创建中国医学会,以改良医学、博采东西国医理、发明新理新法为宗旨,对近代医学界颇具影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著《西史纲目》行世。翌年移居上海行医,于1904年创办《医学报》,“独辟町畦、熔铸中外、保存国粹、交换知识”,为上海中医界办医学报刊之始。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受聘为山西医学馆教务长,后因病重返上海,不久病逝。

周雪樵是清末中医界较早介绍西医的人物,他认为:“中医之所以能自立,不致尽为西医所侵夺斯灭者,亦自有道焉,寒热虚实是也。以此四者而论,不惟能自立,即西医与中医并治,中医且占优势也。”[7]周氏在临床上也采取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仆之治病,凡治病器具如寒暑表,听病筒等概用西法,至开方用药则用中法,有急病及中药之力所不及者,则以西药济之。”周雪樵在学习中医的同时,积极学习西医,终在1902年出版《西史纲目》。书前所附上古史部分引用书目便达58种,其中译本西籍有《格致汇编》《博物新编》《动物学新编》《西学考略》《几何原本》《民约论》《天演论》等,日文译本及日文书《万国史记》《东洋史要》《欧罗巴通史》等;国人著作有《瀛环志略》《海国图志》《西学原始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