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史研究

3.中国医学史研究

中国医学史讲述的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近代的中国在努力向世界讲述中国医学的历史故事,一些中国医史的外文文献陆续出现。其中伍连德与王吉民合著的英文版《中国医史》在国际上影响甚大。伍连德在1916年阅读到美国医史学家嘉里森(Garrison)的著作《医学史》后,发现在这本近700页的专著中,介绍中医的部分仅为1页,且错误较多,便去信质询。作者复信曰:“中医或有所长,但未见有以西文述之者,区区半页之资料,犹属外人之作,参考无从,遂难立说,简略而误,非余之咎。”伍连德遂发奋搜集整理并潜心研究历代中国医史资料,最终与王吉民合作撰写了英文著作《中国医史》(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该书于1932年出版,四年后再版。此书至今在西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西方人从中获得关于中国医学的最初知识。

图12 《中国医史文献图说四则:华佗》[7]

近代中医史学家王吉民也致力于对中国医学史的海外传播,他用外文还撰写了一大批中国医学史相关文章。如1939年撰写的《中国医史文献图说四则》,同时配发了外文本。书中以文字结合照片图像的形式介绍了中国古代医学上著名的医学家、传说及医学用具,如华佗、叶天士等的生平事迹。

例如:“华佗篇”,文中内容既展示出华佗墓的图片,又有关于华佗生平事迹的历史考证文献,并采用中、法两种文字进行描述,可谓是图文并茂(图12)。

1928年,王吉民还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西译中医典籍考》(A Study of Books on Chinese Medicine Translated into Foreign Languages)。文章中详细调研了民国时期中医书籍的外文翻译以及在各国出版情况。

除了二人的工作外,国际和国内的组织和个人也在中国医史的对外宣传上成果丰硕。如下:

Olpp G于1910年在德国莱比锡出版了《中国医学,特别是关于热带病病理学的详细报导》(Beitraegezur Medizin in China mitbes.Beruecksichtigung der Tropinpathologie)。

美国医史学家嘉里森(Garrison)1914年出版《世界医史》(History of Medicine)是一本著名的医史专著,书中涉及中国古代医学的章节中,着重提到了汉代医家张仲景的“张机脉学”。

Vincent E于1915年在巴黎出版《20世纪的医学在中国:古老的中 国 医 学》(La Médecineen Chine au XX Siécle:la Vieille Médecine des Chinois)。

1925年6月,协和医学院成立中文部,为协和医学院图书馆收集了一批中国古代医学典籍,包括许多重要的珍本和善本。该部教授李涛于1943年在美国《医学史通报》(Bulletin of History of Medicine)上用英文发表《中国古代医学伦理》(Medicial Ethics in Ancient China)。该文主要介绍了孙思邈《千金方》中的“大医精诚”,张皋《医说》中善恶报应的故事,以及明代徐春甫、龚信、龚廷贤对医德的论述,还翻译了陈实功的“医家五戒十要”。这篇文章是最早向西方医学界介绍中国古代医学伦理的文献资料。

Read B.E于1926年在北京发表论文《中国古代医学》(Ancient Medicine),另于1930年在北平出版《医院会话及中国医史大纲》(Hospital Dialogue and Outline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1924年德国人许保德出版《中国医学史大纲》,另外,他在《中国医人传及医籍考》(A Guide Through the Labyrinth of Chinese Medical Writers and Medical Writings)的第二十一页载有德文的《王叔和脉经》。

1926年Read B.E在北京发表论文《中国古代医学》(Ancient Medicine),他另于1930年在北京出版《医院会话及中国医史大纲》(Hospital Dialogue and Outline of Chinese Medical History)。

1931年台湾地区学者廖温仁用日语撰写的《中国中世医学史》出版。

1932年,西格里斯特(Henry E.Sigerist)的著作《人与医学》(Man and Medicine)出版,该书1936年由顾谦吉翻译成中文,胡适校订并作序。西氏对《黄帝内经》颇有研究,认为《内经》中的健康疾病观和医疗思想与印度的阿育吠陀、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的医学思想异曲同工。

1934年梁宝鉴在天津协和社会文艺社发表英文演讲稿《中国医学发展史略》(Chinese Medicine)出版。

1934年陈永汉和伍长耀于在上海出版《霍乱概论》(Cholera: A Manual for the Medical Profession in China),全书分为四篇,第一篇叙述中国霍乱的历史、定名、霍乱的流行分布以及气候状况等,附有插图23幅。1936年,二人又和伍连德共同撰写了《鼠疫概论》(Plague: A Manual for Medical and Public Health Workers),书内有一章详细描述了鼠疫在中国的流行历史。以上两书均由伍连德掌管的上海海港检疫处出版。

1940年胡美(Hume E.H.)在霍普金斯大学医史研究所教学的讲稿《中医之道》(The Chinese Way in Medicine)在美国巴尔的摩出版。他的《东方医,西方医》(Doctors East, Doctors West)于1946年在纽约出版,书中叙述了长沙湘雅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开办的经过,其中译本《医道同一》于1949年由上海大东书局出版。

1941年Snapper I在纽约出版了《西医从中国医学得到的经验教益》(Chinese Lessons for Western Medicine)。

1943年,德国人Willy Hartner出版了《古代中国医史》。

可见,近代,由于一批从事医学史研究专家的对外推广和宣传,使得世界能够通过中国医学史书籍来阅读这个东方医学的故事,从而开始认识和了解中医这个古老的东方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