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疫的中西共治
李健颐曾在1933年发表《鼠疫之中西治疗观》[7]与《鼠疫新篇》[8],详细介绍了应对不同阶段鼠疫的治疗方法,如使用“阿斯比林或弗那摄精”治疗头痛大热的鼠疫患者,“大剂量加路米”治疗症见呕吐者,“马前精加波匿阿摩尼亚和以毛地黄酒”补益体虚患者。在中药的使用上,他认为鼠疫作为最厉害的疫病,“毒邪直入人的心肺,脉络苑结,为瘀毒结聚”。而王清任治疗瘀血实有高招,李健颐认为“其解毒活血汤治疗鼠疫中核子频起较为有效”,但是作者结合当时现状,认为随着携带病菌黑蚁的发现及疾病的变化,应对解毒活血汤进行加减,“在此基础上施以通络杀菌的药物,方能奏效”。
李健颐也在预防上有不少见地,他认为“鼠疫的热毒之气,是从口鼻而入肺胃,旋即传输于血管抵达心脏”,这才有了“周身发热,瘀血苑结”之象。所以除了目之所及的卫生需要注意,尤需提防目所不能及之处。
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中医界在试图通过庖丁解牛的方式,将中医的一个个具体的理论分解,并通过现代医学的理论去解释,也尝试过将现代医学的理论用中医的语言去翻译说明。从基础理论、具体方药,到实际病证的治疗,不光在理论思想上,而是在实际行动中探索中西汇通的可能性。这些探索,不论对错,在现在看来都具有借鉴价值。
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审视近代中外医学交流历史中的这段探讨,我们应该认识到,中西医学汇通是中外医学交流的产物,是中外不同医学模式的相互调适,无论他们之间的主次关系如何,也无论他们实现调适的方法路径如何,两者想要保持完全的隔离已经成为不可能,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已经成为大趋势。
(康欣欣 宋欣阳)
【注释】
[1]俞凤宾.保存古医学之商榷[J].中华医学杂志,1916,2(1):4—6.
[2]恽铁樵著,张家玮点校.群经见智录[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52.
[3]左言富.国外中医药概览[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20.
[4]汤本求真.汤本求真先生序[J].苏州国医医院院刊,1939,1:4.
[5]许半龙.中西药方之组织[J].医界春秋.1928,22:12—13.
[6]叶橘泉.巴华那儿与当归龙荟丸方治疗肝火头疼目肿之成绩报告[J].世界医报,1930,1(14):110.
[7]李健颐.鼠疫之中西治疗观[J].中医世界季刊,1933,5(4):26.
[8]李健颐.鼠疫新篇[J].中医杂志(上海),1930(3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