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美国
20世纪初美国商人盖世特将中医药知识带入美国,当时他患了白内障,国内无人可治。在中国经商时,他找到一位中医,经过中医药的治疗,眼病得以痊愈。因此,他购入了一批中医书籍带往美国,这批书被收藏在普林斯顿大学图书馆。
美国长老会传教士丁韪良(W.A.P.Martin)于1910年在纽约出版了《中国古道》,该书专门探讨了中国的炼丹术,提出炼丹术很早起源于中国,后经阿拉伯传入西方。传教士约翰逊(O.S.Johnson)于1928年出版了《中国炼丹术考》,也主张欧洲的炼丹术来自中国,不久,戴维斯(T.L.Davis)在中国学者帮助下,翻译了许多中国的炼丹文献,从而使中国炼丹术在世界化学史上的地位得以确定。
受《本草纲目》的影响,1920年起,美国人洛克四次率领勘探组来华搜集中草药[25]。
湘雅医院的创建者之一,美国传教士胡美(E.H.Hume)也被中医的疗效所折服。他的一个女患者,在西医看来必然流产,但是在中医的治疗下,顺利产下健康的婴儿,因此,他决定向世界宣传中医的临床疗效,于1940年出版了《中医之道》,1946年又出版了《东医和西医》。
在美国有大量关于针灸的研究报告,如1947年费尔兹(Fields A)在加州医学刊物介绍针灸;同年6月在亚特兰大全美医药联合会上,专门探讨了针灸的临床疗效。关于针灸的问题也在康奈尔大学医学院引发了热烈的讨论,该年5月20日,该校特维拉尔、鲍勃两位博士提交了一份给实验生物学联合会的报告书,书中指出中国两千年来针术治疗扭伤已经得到医学上的证明,但原理未明。芝加哥大学医学院将这种针治法称为“止痛特殊疗法”。该校的Dr.Iliza.Veiph教授在日本搜集了大量日本出版的针灸文献,Verth女士则翻译出版了《黄帝内经》。
近代,由于文化背景和思想意识形态的差异,也有一些美国人对中医持否定态度,例如,美国医生布瑞德绍夫(H.V.Bradshaw)于1929年发表文章,认为中医贡献绝少,难有“出头之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