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药文献的外译与研究
将中医学的知识传播到海外,首先要将其转译成当地语言,加之地域空间距离与文化历史距离,民众对中国文化和中医药知识的接受程度相对较低,需要破除语言的障碍和文化的藩篱,这是一项浩繁而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尽管困难重重,依然不断有人致力于中国医学文化的传播。从最开始的传教士,到后期的学者、官员乃至商人,他们在中医药的国际传播和中外医学交流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到近代,随着中外交流的增加,中医药书籍的外译与相关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多。
据中国中医研究院的马堪温教授研究和统计[5],17世纪西方共出版中医药相关的书籍约10种,1700~1840年则上升到约60种,而1840~1949年则骤然增加至120余种。从内容看,涉及药学34种、针灸9种、临床7种、脉学2种、卫生9种。
我们根据中医外译文献涉及的学科逐一梳理,以讲述近代中医药文献的翻译及海外传播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