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政策实践
2025年09月10日
第三章 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政策实践
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这既是一个重要的学术理论问题,更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也是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躲不开、绕不过”的一个关键问题。尽管这一问题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引起了学界关注,但在2010年之前始终未在国家政策层面予以明确。直至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才明确提出“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并将此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同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对十大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并确定北京大学等26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这标志着中国现代大学的治理问题已经从理论研究、学校自发探索发展到“获得政治合法性并进入政策流程”阶段,进入了国家主导,由国家统一决策和统一部署的阶段,已上升为国家意志。五年来,试点工作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一些深层问题也显露出来,建设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任务依然艰巨。如何破解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所遭遇的现实难题,推动改革实现新突破、取得新成效,亟待我们对试点院校的进展情况予以总体把握和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的对策建议,以推动试点工作实现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