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学术理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旨归

三、坚守学术理性: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旨归

应该在什么样的基础上建立我国的现代大学制度?我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根基究竟何在?这是我们构建大学制度必须回答的问题。当下建设现代大学制度的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是因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遇到的棘手问题与我国大学制度中缺失某些核心要素密切相关。因此,从根本上而言,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就是要在中国既有的大学制度体系中注入一些不可或缺的东西,以解决中国大学发展的现实难题。因为,没有了学术自由及其制度保障,学者追求真理、探究高深学问的活动就会很容易受到大学内外各种力量的不当干扰;现代大学就没有了展现学术理性的“根基”,就会身陷“非大学”的困境之中。就此而言,彰显学术理性是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价值旨归。

现代大学制度既是一种理性诉求,又是一种价值期待。说它是现代大学的理性诉求,是因为现代大学是一个高度复杂化和高度社会化的组织机构,其正常运行和持续存在需要现代大学制度的维护和支撑;说它是现代大学的一种价值期待,是因为与其他社会组织相比,现代大学有着极为特殊的价值使命,它应当在变化的社会中保有永恒不变的信念与追求:维护学术价值,坚守学术立场,捍卫学术标准,呵护学术灵魂。现代大学需要承载和保障这种特殊价值使命的制度即现代大学制度。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现代大学制度既不是单纯的技术性规范,也不是纯粹的价值性规范,而是技术性规范与价值性规范的有机统一。

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应该坚守学术理性。大学的学术理性是人们关于大学的本质及其现象、活动科学认识后对大学本质及大学办学治校规律的准确把握,是对大学人才培养之组织属性及其价值判断的选择和守护。大学的学术理性源于高等教育本身是高度理性的社会活动这一内在规定性。依照理性主义的逻辑思路,西方哲学史就是一部探寻理性的历史,而所谓探寻理性的过程就是“认识”,而探寻理性的结果就是“知识”。这恰与大学的职能、任务相互契合。围绕知识的认识论问题一直是大学理性的核心议题。大学自创生以来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人类传承知识与创新知识的主要场所。“每一个较大规模的现代社会,无论它的政治、经济或宗教制度是什么类型的,都需要建立一个机构来传递深奥的知识,分析、批判现存的知识,并探索新的学问领域。换言之,凡是需要人们进行理智分析、鉴别、阐述或关注的地方,那里就会有大学。”[3]以理性为主导的认识论高等教育哲学,把大学视为理性的产物和理性的工具。大学对真理的探索出自不计功利得失的纯粹理性冲动,出于同样的逻辑,大学重视自由教育,培养精神自由的人。正是认识论和理性思维的发展,推动了大学这种特殊组织的机构演化与制度变迁,而围绕知识的认识论问题就是大学学术理性的中心议题。

大学是知识和智力的源泉,是学术研究的中心。学术即意味着知识和真理的探索、创造和传播。大学是探索高深学问和普遍真理的场所,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任何一次高等教育机构或制度的变迁,往往都是人类积极探寻高深学问活动以致理性繁荣的结果。与理性思想在西方社会发展过程相适应,世界各大文明的高等教育机构,都从文化和制度的角度诠释着大学理性的本质。从古希腊学园到中世纪大学,从近代偏重教学的英式大学到偏重研究的德式大学,再到现代教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并重的美式大学,学术理性无不贯穿其中。首先,知识与理性是整个学术系统工作的基本材料和基本工具,教学和研究则是操作这种材料和工具的基本活动。其次,大学的研究对象——“高深学问”——本身就是大学基于理性执着追求的结果。最后,现代大学所倡导的社会服务,必定是大学应用自身所特有的高深知识和学术理性来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过程。现代大学三大功能的获得,分别在不同时期以不同途径出现于不同社会,然而,大学理性中“价值自由”与客观性,依然是大学发展的至高原则。[4]大学之所以神圣、庄严并受到社会的尊重,就在于大学是社会的象征,大学也因学术而区别于其他组织。学术是大学的立身之本、生命之源,大学之文明首先就是学术之文明。重视大学的学术理性,大学及其办学者才能全面、具体而深刻地把握大学本质,并按大学的学术规律办事,从而建立起崇尚学问、崇尚知识、尊重人才、维护学术尊严的学术环境。由于大学以弘扬和发展学术为己任,因此大学的学术理性包括学术自由、学术公平、学术道德理性等。学术理性要求大学不仅关注学术的结果,更要关注学术发展的背景和过程。

坚持学术理性,现代大学制度的价值旨归。基于大学的学术性本质,作为一种行为规则或规范体系,现代大学制度应当内生于大学之中,而不是其他任何力量外铄给大学的,也不是学校内部非学术力量完全决定大学的制度运作。更坦率地说,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使命在于始终维护和保障学术价值。就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而言,我国大学在如何看待自身和处理自身与外部种种关系而言,存在着理性发展的先天不足,导致自身的公共价值和人文精神难以充分彰显。所以,各类大学在与外部世界的交汇、融通与较量当中,已有的大学理性不足以引领自身及其社会而起主导作用,不得不退居于从属乃至附庸的地位。因此,要真正建立、健全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就必须重铸大学主体人格,大学理性以内在的执着与坚韧构成了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方式,成为大学产生、存在、改革与发展的坚实根基。大学理性虽脱胎于理性,呈现出明显的历时性特征,但最深层的内核如同顾明远先生所言,其本质就是求真育人。弘扬理性,追求真理,这是大学得以区别于其他一切社会组织的最本质特征。作为世界规模第一的中国高等教育,要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要让大学更好更恰当地服务社会,必须坚守大学理性,必须以理性为根基、灵魂和桥梁,使大学保持独立的主体姿态与社会其他机构之间平等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