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试点改革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

六、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试点改革缺乏足够的理论支撑

现代大学制度的试点工作能否成功或者在多大范围内取得成功,取决于制度的理论设计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实践规律是否相一致。要重视正确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以科学的理论体系支撑改革的实践探索。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推动作用,允许实践的探索先于理论的变革,在师生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理论成果。现代大学制度实践中发生的种种偏颇和理论探索中的诸多误区,从根本上说,是由于缺乏基本理论的指导。调研发现,现有关于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研究,研究者许多是政府官员、教育行政领导或大学管理者,研究带有较浓厚的经验色彩和官本位特征,往往是一家之言,或人云亦云,理论上的深层剖析和实践论证较少。对于政策实践层面的关键问题,比如对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科学的高校治理结构内涵并不十分清楚,论文多是就事论事或工作总结或经验交流,重在说教,学理性和规范性有待提升,现实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没有基本理论的引领和规范,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效益就难以提高。因此,现代大学制度研究的当务之急是构建起具有卓越解释力的原理体系。试点改革本身就是一种探索实践,需要一定的理论作指导,需要理论创新和理论自觉,以减少教育改革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