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本书是我所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探索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理论建构与政策实践”(课题批准号:BIA130070)的最后成果。本书的出版得到了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

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并将此作为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后,关于现代大学制度的探索就成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教界关注的焦点。201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试点的通知》,将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大学作为改革试点项目之一,并确定北京大学等26所高校作为试点单位,标志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从理论研究、学校自发探索进入了国家指导的试点推进阶段,成为国家统一决策、统一部署。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从重视政府管理行为,转变为重视学校自身建设、重视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决定,以此为契机,高等教育全面启动了综合改革的步伐,并以大学章程的制定、出台为标志,推动现代大学制度构建开启了真正的破冰之旅。这是课题研究的宏观政策背景和重点所在。

课题研究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教育部综改司、政策法规司的大力支持,两个司局提供了相关试点学校的大量资料和案例材料。同时,课题研究在调研过程中得到了试点学校相关部门特别是校办和发展规划处负责同志的大力支持,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来自一线的翔实素材和政策文本,特别是四个典型案例学校时任发展规划处处长——东北师范大学的严蔚刚、中国政法大学的杨阳、华中师范大学的付一朝、上海财经大学的应望江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学校经验做法的案例素材,为案例撰写提供了保障。在此,一并表达我最衷心的谢意和敬意!

任何一项研究都是站在前辈先人和同行专家的肩膀和基础上进行的。本课题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学习和借鉴了诸多专家同行的研究成果,有的在参考文献和注释中提到,还有很多由于篇幅所限,无法一一提及,请谅解并接受我诚挚的感恩和感激之情!

本课题如期顺利结题,归功于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及相关负责同志。他们在课题研究过程管理中展现的严谨、规范和责任、担当,让我敬佩、受益、感动!

本研究在行将结题、筹备出版之际,得到了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同事刘亚荣教授的推荐、引荐,有幸结识了北京理工大学崔立新教授。感谢朋友们的鼎力相助!

由于笔者专业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和疏漏之处,敬请各位不吝赐教、批评指正!

许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