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干法排渣、湿法排渣、干法加工、湿法加工
2025年09月26日
1.4.1 干法排渣、湿法排渣、干法加工、湿法加工
干法排渣和湿法排渣属于生活垃圾焚烧厂的出渣方式。湿法排渣是采用水淬的方法使得炉渣迅速冷却,提高了出渣效率,炉渣中的水分也使得炉渣可以敞开处理,不必担心粉尘排放,但也带来了金属大量腐蚀,处理炉渣量显著增加,炉渣资源回收时,细组分分离困难等问题。为此,瑞士和日本的一些厂家引入了干法排渣的工艺,采用炉渣的空气冷却,这样使得金属的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持,后续金属的提取效率也大为提升,同时由于炉渣的活性材料未与水接触而提前消耗,也使得炉渣的活性最大化。但弊端主要是产生了粉尘排放问题,整个工艺必须封闭实施。
干法加工和湿法加工是炉渣处理厂对炉渣的处理方式,以需不需要加入工艺水为区分。原先的炉渣处理多采用干法,主要考虑了水处理的成本和场地的需求。但随着对炉渣内资源获取的进一步追求(相对而言,目前湿法对小颗粒炉渣回收率比干法更高),以及像荷兰绿色新政的实施,都使得湿法的应用开始有所增加。
荷兰绿色新政是荷兰政府制定的规范炉渣处理的政策,其要点主要有:一是淘汰炉渣的“IBC”分类(isoleren-beheersen-controleren,IBC,是仅在施加了隔离、管理和控制措施后方可被使用的材料)。荷兰打算分两步走,到2017年1月1日,50%的焚烧炉底灰(incinerator bottom ash,IBA)必须寻找到“IBC”以外的有效应用;到2020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100%。二是增强非铁金属的回收。到2017年1月1日,焚烧炉底灰大于5.6 mm的非铁金属组分75%被回收;2020年之前,为小于5.6 mm的非铁金属组分设定回收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