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热灼减率、烧失量
2025年09月26日
1.4.4 热灼减率、烧失量
热灼减率和烧失量这两个术语的英文都是“loss on ignition”,都是指物质经某一温度下的灼热或灼烧减少的质量占原始质量的百分比。原始质量一般是105~110℃温度范围内干燥一定时间,失去外在水分的质量。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工程技术规范》(CJJ 90—2009)中,规定热灼减实验温度600℃下3h,而在《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中,规定烧失量实验温度为950~1000℃条件下15~20 min,分别与垃圾和煤的燃烧条件相对应。不同温度条件下,引起重量变化的过程是不一样的,譬如110℃下,主要是失水;600℃下,主要是有机物的碳化;1 000℃下,方解石、石膏等的分解失重占比很高。在炉渣应用的质量控制中,可采用热灼减率或烧失量作为指标,使用热灼减率指标,数据有可追踪性,可与实际焚烧时的指标相对照;使用烧失量指标,检测速度快。在目前热灼减率与烧失量还未建立关联性的情况下,本书推荐使用热灼减率指标,但不妨碍使用烧失量指标,当使用烧失量指标时建议加强效果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