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4 变形特性
当车辆经过时,行车荷载通过路面传递给路基,使之变形。许多路面病害都是由于路基抗变形能力不足、变形量过大而造成的。路基土的抗变形能力可以用回弹模量和永久变形表征。
7.1.4.1 回弹模量
路基材料的回弹模量反映路基的弹性特征,在以弹性半空间体地基模型表征路基的受力特征时,可用回弹模量表征路基在荷载作用下的可恢复变形性质。我国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沥青路面设计方法中,都以回弹模量作为路基的刚度指标。
炉渣集料的回弹模量根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中“T 0136—1993强度仪法”进行测试。不同养生龄期下炉渣集料回弹模量的测试结果,如表7-7所示。炉渣集料的回弹模量高于一般路基回填土的回弹模量(约20~40 MPa),且随着试件养生龄期的延长进一步提高。干法炉渣与原状炉渣的回弹模量接近,但高于湿法炉渣的回弹模量;炉渣集料回弹模量随试件养生龄期的增长幅度小于原状炉渣,这与炉渣集料的活性水平有关。
表7-7 炉渣集料的回弹模量

Ravindra K.Dhir等汇总的国内外学者对炉渣集料弹性模量的测试结果,如表7-8所示。随着三轴试验中侧向应力、试件密度的增加,炉渣集料的弹性模量增大。当侧向力较小时,炉渣集料的弹性模量与松散砂的弹性模量(10~30 MPa)接近。当侧向力较大时,炉渣集料的弹性模量接近密实砂的弹性模量(100~200 MPa)。
表7-8 炉渣集料弹性模量总结

根据Chimenos等的测试结果,熟化时间较长的炉渣集料,其回弹模量随着试件养生龄期而增大的幅度十分有限,这与炉渣集料活性随其熟化期延长而降低有关。
7.1.4.2 永久变形
美国AASHTO 2002沥青路面设计指南采用重复加载动三轴试验,研究和评价路基土、粒料和沥青混合料的永久变形特性。采用三轴试验测试炉渣集料的永久变形。试验时采用半正弦波波型加载,荷载频率为1 Hz,荷载作用时间0.2 s,间歇时间0.8 s,荷载作用次数为10 000次;围压采用10 kPa,动应力30 kPa,静应力11 kPa。试验结果为:未经养生的炉渣集料试件永久变形为0.350%,经7d养生后炉渣集料试件的永久变形降至0.045%。这是由于炉渣集料试件在养生期间生成胶结物质,提高了强度,进而提高了抗变形能力。
根据Maria Arm等人的试验结果,天然砂的永久变形为1%~3%,炉渣集料的永久变形约为0.5%。可见,炉渣集料回填路基的永久变形较小,有利于防止因路基沉陷而造成的面层车辙、沉陷等病害的产生。
综合以上分析,炉渣集料具有良好的压实特性、强度和刚度,可满足现行规范对路基回填材料的基本要求。虽然熟化期短的炉渣集料的活性较大,对提高路基的强度和刚度有利,但熟化期短的炉渣集料浸出液的pH值高,可能对路基周边的土壤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避免出现此类问题,宜采用熟化期较长的炉渣集料进行路基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