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贵重金属的磁密度分离技术

4.8 贵重金属的磁密度分离技术

磁密度分选(magnetic density separation,MDS)原理是使用磁流体作为分选介质进行不同密度物料的分离,图4-26是磁流体中各有效介质密度层的横断面示意图。与水相比,体积为V的磁流体一般具有相对较低的密度,其磁场处于强度递减状态,磁流体体积力为重力和磁力之和。通过合理布置磁场可能获得更轻或更重的液体。对磁化流体来说,单位体积的力为:

img

式中 F——磁流体体积力;

g——重力加速度;

ρ——密度;

V——体积。

如果磁流体密度小于由公式(4-6)计算获得的人造介质密度ρ',则非磁性颗粒如玻璃、石块、锌和铜将漂浮在磁性介质中。前人已经展示了不同类型磁密度分选机设计,最常见类型是由两块弯曲极性电磁贴片组成一个空洞,产生的磁场感应轮廓线是平行分布的,磁感应强度向着空洞底部逐渐增大。如果磁感应在垂直方向完全线性,并且磁流体的磁化恒定(对于铁流体来说,几乎是这样的),磁流体介质的有效强度在整个空洞中将是相同的。实际上,根据Maxwell公式,磁流体强度在空洞中应该是不完全均匀,因此,待分离的物料颗粒将聚集在空洞的中部,这将降低磁流体强度。另一要点是空洞具有相对复杂的几何结构,大多数的废弃物物料流中均存在铁颗粒,它将被收集在磁铁的表面上,空洞复杂的几何结构使得去除磁体表面的铁很困难。

img

图4-26 MDS的原理和示意图

注:磁铁顶面上磁流体的有效介质密度,磁铁位于图的下部。流体的磁化强度7.817 A/m。

磁流体静力分选是一种创新方法,是人为制造出一种具有不同密度的介质,其分界密度不是一个常数,而是随垂直坐标z而变化,尤其在Z方向的磁感应强度呈指数变化,如下式所示,其中B0是z=0处磁感应强度,z代表Z方向的位移,w代表磁铁的大小:

img

有效介质密度ρeff也在纵向发生变化:

img

式中 M——磁流体磁化强度。

如公式(4-7)所模拟磁流体场,可通过平面几何结构中一系列的交变磁极创建:

img

在MDS分选机中,投进物料按照密度差别分别停留在不同密度层,每种物料漂浮在磁铁上方的一定距离处,具体位置可按其公式(4-8)计算获得。如果需要分离密度ρ1和ρ2的两种材料,则分离距离由下式(4-11)给出。磁密度分选的工作示意图如图4-27所示。

img

由于MDS简单的几何结构,方便建造工业规模下大型分选设备。磁密度工作原理图如图4-28所示,铁流体在平面磁铁上流过,随即产生了类似公式(4-7)表示的磁感应强度,流体中表观密度分布规律类似公式(4-8)的表示。待分选的材料送入流体上游。流体和磁铁之间的传送带起到限制侧向流动的作用,同时也帮助收集分离的物料,物料颗粒具有磁性,或密度大,附着在皮带表面,其余的非磁性轻材料与流体一起进入轻质产品中。

img

图4-27 金(密度19 300 kg/m3)、铅(密度11 340 kg/m3)和铜(密度8 900 kg/rn3)的分选原理

img

图4-28 磁密度工作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