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3 炉渣毒性评价

11.4.3 炉渣毒性评价

表11-15对比了两种垃圾样品产生的炉渣毒性浸出液重金属和盐的浓度,结果表明:随着污水污泥垃圾的混烧,在低氯浓度的焚烧条件下,炉渣中Zn和Cl-的浸出浓度都有所增加,但仍低于国家标准的最高允许值,其他元素未见浸出;而高氯浓度的焚烧条件下,炉渣中Cl-、Zn、Cu的毒性浸出浓度都显著增加,但低于国家标准的最高允许值。

img

图11-9 污泥垃圾中重金属在炉渣中迁移系数

表11-15 不同炉渣中重金属和盐浸出浓度对比 (μg/g)

img

通过对污泥与基准垃圾合成样本在小型管式炉中的混烧实验,定量地表征了不同焚烧环境下污泥中重金属Cu、Pb、Zn、Mn、Ni向灰渣中的迁移特性。污泥垃圾的混烧,显著提高了焚烧灰渣中Zn、Pb、Mn、Ni的含量,其主要富集于小于2 mm的炉渣碎片中。同普通垃圾单独焚烧产生的基准灰渣比较,4.3%的污泥垃圾导致了Zn的含量在小于2mm的炉渣碎片中增加最多(约5倍),其次是Pb和Mn。因而,对于污泥焚烧处理产生的污染,应更多关注炉渣细颗粒中重金属含量。氯是影响污泥垃圾中重金属迁移规律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Cl含量增加,除了Cu以外的重金属元素均明显向较细粒径的炉渣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