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6 环境影响分析
若路表水通过路面裂缝进入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基层,不仅对其结构完整性、承载能力产生不利影响,还可浸出水稳炉渣混合料中可溶于水的物质,并随路表水一道经路表径流进入道路周边土壤。国内外已有研究表明,炉渣集料属于一般固体废弃物,在自然环境下其重金属元素浸出量一般极低,水泥对炉渣集料中重金属元素的固化作用,进一步降低了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基层浸出重金属元素的可能性。除了重金属元素外,炉渣集料中氯盐、硫酸盐等可溶出物也可能是影响道路周边环境的不利成分。
以水稳炉渣混合料浸出液的氯盐含量、电导率作为评价指标,分析水泥对炉渣集料中可溶出物的固化作用。在水稳炉渣混合料中,所用炉渣集料浸出液的氯盐含量0.68 g/L、电导率9.4 mS/cm。将水稳炉渣混合料(炉渣集料掺量30%)试件、对照组试件养生至3 d、7 d、28 d及90 d龄期,然后在蒸馏水中静置24 h,试件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5,得到浸出液。采用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道路工程生活垃圾焚烧炉渣集料应用技术规程》中附录C、D的方法测试浸出液的氯盐含量、电导率,如图8-11所示。

图8-11 浸出液中氯盐含量、电导率随养生龄期的变化曲线
图中数据表明,水稳炉渣混合料试件浸出液的氯盐含量、电导率均略高于水泥稳定碎石(对照组),但远低于炉渣集料。浸出液的氯盐含量、电导率随混合料试件养生龄期而降低。试件龄期90 d时,混合料试件浸出液的氯盐含量仅为炉渣集料的11%,电导率仅为炉渣集料的7%。水泥与炉渣的水化产物可以有效地固化炉渣集料中氯盐等可溶出物,并封堵可溶出物的浸出通道,混合料试件养生龄期越长,效果越显著。
为确保环境安全,在做好水泥稳定炉渣碎石基层结构防水、排水设计的同时,应在基层养生期间、未铺筑面层前,采用措施防止路表径流水对道路周边环境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