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 泡沫浮选技术
2025年09月26日
4.12 泡沫浮选技术
泡沫浮选是从亲水性材料中选择性分离疏水性材料的工艺。磨细的矿石/材料(一般<100 μm)悬浮在水中,形成浆体。目标矿物如果不拥有自然疏水性,则加入药剂赋予它疏水性。然后将疏水颗粒与亲水颗粒的这一混合浆体引到不同构造的浮选槽中,通风起泡。疏水性颗粒附着到气泡上,上升到表面,形成泡沫。将泡沫从槽中移出,得到目标矿物的精矿。
泡沫浮选已经被尝试用于生活垃圾焚烧炉渣中玻璃和铜的分选。美国试验了用泡沫浮选分选炉渣中的玻璃。将非磁性组分泵往螺旋分级机,去除150目以下的固体,并喂送到一系列的泡沫浮选槽中,用于生产干净的玻璃碎片产品。来自椰子油与/或牛脂的胺或二元胺醋酸盐被用作泡沫浮选槽中的捕集药剂。在实际的试点工厂连续试验中,稳定生产了含有重量比达99.9%玻璃的混杂玻璃精矿,回收率79%(质量百分比)。
德国尝试用泡沫浮选分选细炉渣中的Cu。浮选实验表明,用可接受的化学品数量,从<160 μm的炉渣细组分中富集铜相总体上是可能的。但迄今为止实现的Cu回收率与品位还不足以对浮选物及尾矿实施进一步的加工,因为垃圾焚烧时产生了大量的矿物相和合金,目前还没有专门的药剂来漂浮这些有价的物质。从底灰中浮选载铜体目前被确认的合适的捕收剂为二硫代磷酸盐和硫代氨基甲酸盐,捕收剂组分与漂浮矿物及金属相之间存在的相关性,可解释它们对浮选原料磁性组分和非磁性组分不同的作用。最初的试验得到了50%的Cu回收率,Cu品位大约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