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6.2 大于2mm炉渣中铝合金组分分布

图11-13 抛光的铝颗粒样品
采用湿法涡电流分离设备从大于2 mm炉渣(炉渣流B)中回收有色金属,被回收获得的有色金属再采用重质多钨酸钠溶液通过密度分离来回收其中的铝颗粒。为了更加明确所分离获得的铝颗粒合金成分,需要结合化学滴定方法、XRF分析以及电子微探针等技术进一步鉴定。在鉴定之前,对分选出来的铝颗粒进行表面抛光处理,如图11-13所示,然后通过三种化学溶液:65%的HNO3、30%的NaOH、25%的NH3,如图11-14所示,以及NaIO3化学品来确定铝制品中其他金属成分。具体测试操作方法按照图11-15、图11-16中步骤进行,本研究以铝制品易拉罐为例,说明铝制品合金中除铝之外元素的鉴定方法。为了确定不同铝合金颗粒的化学成分特性,XRF分析技术作为一种更便宜的化学鉴定方法,同时被用于测量铝合金颗粒的化学成分。考虑到节省时间和成本,将化学方法与XRF分析结合,逐个检查每个选定的铝颗粒,以了解它们的元素组成和合金种类。

图11-14 三种化学试剂和一种用于铝颗粒定向化学分析的化学品

图11-15 定性识别铝合金中重金属成分操作流程
注:a—加入适量5%稀盐酸,去除产生的泡沫,再使用蒸馏水清洗残余物。EMA为电子探针微区分析(electron microprobe analysis)。


图11-16 定性检测铝合金成分中Mn的化学方法
采用XRF检测分析的铝合金颗粒总数量,以及被检测出纯铝金属颗粒、3104铝合金颗粒(铝制易拉罐等)以及其他铝合金颗粒的数量如表11-20所示。铝合金制品鉴定标准如表11-21所示。考虑到砂可能粘在表面抛光的铝粒上,所以鉴定分析时采用了比标准3104铝合金化学成分标准值更宽的范围确定其合金类型。
表11-20 来自不同炉渣流的铝合金颗粒样品数量

(续表)

表11-21 3104铝合金元素成分标准值和鉴定标准值

铝合金在微量元素成分上差异很大,如铸造铝合金Si含量很高。表11-22出示了不同类型铸造铝合金的成分含量。
表11-22 典型铸造铝合金元素含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