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2 渗透性
2025年09月26日
7.2.2 渗透性
在回填工程中,填料的渗透性与结构排水特性有关,进而影响结构稳定性和耐久性。对于路基回填工程,良好的排水性能可防止荷载下孔隙压力的发展,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而在填埋场回填工程中,水的渗入可能导致回填材料中潜在有害组分浸出,如炉渣集料中可溶盐、重金属和氯离子的浸出,从而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材料的渗透性采用渗透系数评价。根据Ravindra K.Dhir等所汇总的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炉渣集料的渗透系数范围在2×10-9~1×10-3 m/s。Cosentino等(1995)测试了两种不同焚烧方式炉渣集料的渗透系数,发现试件含水率对其渗透系数影响很大。如:当试件采用小于最佳含水率的条件成型时,两种炉渣集料的渗透系数为4×10-3 cm/s、2×10-2 cm/s;在最佳含水率下成型时,两种炉渣集料的渗透系数急剧下降至2×10-6 cm/s和8×10-6 cm/s。这种变化实际上是由于试件成型时的含水率影响到试件的密实程度,进而影响了试件的空隙率水平。
大多数炉渣集料的渗透系数与洁净的砂土较为接近,远大于黏土、粉土、粉质黏土等路基填土的渗透系数(见表7-11),处于良好排水范围内,是一种良好的路基回填材料。而在填埋场等回填工程中,则应采用渗透性低的炉渣集料,或采用其他材料,如粉煤灰、水泥、黏土对炉渣集料进行处治,以降低炉渣集料渗透性能。
表7-11 常见土的渗透系数范围 (c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