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炉渣堆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

12.2 炉渣堆对周边土壤环境影响

本研究中,对某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分选厂的炉渣堆放点附近(距离约50 m)土壤进行采样和环境特性分析,旨在了解炉渣堆放点周边土壤的受污染情况。取样方法参考《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6—2004),分别取地表面以下深度0~20 cm、20~40 cm、40~60 cm处土壤约1 000 g,相应标记样品编号分别为J1、J2、J3。取样后三组土壤样品置于105℃温度下干燥箱内烘干预处理,将烘干后的三组土壤分别去除砂砾、植物碎屑等杂质,用研磨机研磨,保存在透明的密封袋中。采用XRF分析仪对土壤化学元素组成进行分析。三组土壤样品的重金属检测结果和土壤样品来源地重金属(Zn、Cu、Cr、Pb、Ni、Cd、As)的土壤背景值如图12-3所示。

img

图12-3 炉渣堆放地周边土壤元素分析

注:未给出Mn元素的土壤背景值。

从图12-3数据看,不同深度的土壤中,同一种元素含量表现出明显差别。大部分元素组分的含量会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如Zn、Cu、Mn、Cr、Pb、Ni,而另外一些元素,如Cd、As元素未被检测出来。在地表0~20 cm深度处,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最高,其中Mn元素的含量高达1100 mg/kg,Zn、Cr、Cu、Pb、Ni元素的含量为437 mg/kg、233 mg/kg、138 mg/kg、80 mg/kg、50 mg/kg,分别是土壤背景值的6倍、4倍、7倍、6倍、2倍以上。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地表40~60 cm处,土壤样品中的重金属含量仍高于土壤背景值,其中Mn元素的含量仍然最高,为523 mg/kg,Zn、Cu元素含量分别为104 mg/kg、141 mg/kg,为二者土壤背景值的2倍左右,Pb、Ni元素的含量接近土壤背景值。这反映了该地垃圾焚烧炉渣对堆放点的土壤产生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污染程度降低。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是很难被降解的污染物质,一旦进入土壤对植被和地下水等污染较大,通过农作物吸收或通过渗滤作用污染地下水,进而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生活垃圾焚烧炉渣在堆放之前,应先对堆放地面进行防渗滤处理。

本次炉渣堆放地周边取样点土壤受污染情况分析,对表面土重金属较高的原因没有展开讨论,并不排除该地区表面土曾经遭受过其他途径污染的可能性。因此以上对土壤中金属污染程度的结论是在假设该地区土壤未曾受其他形式污染源污染的前提下分析获得的。严格地说,炉渣堆放点对周边土壤的污染途径,除了炉渣直接接触外,还可能有炉渣堆的雨水径流向周边土壤的迁移和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