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双诊双治新体系是中医治疗目标全面转换的真实需要

(二)建构双诊双治新体系是中医治疗目标全面转换的真实需要

所谓中医治疗目标转换是指当前中医治疗所针对的目标已不再是单纯的中医病证,而是已经全面转换到西医疾病,绝大部分患者在进行中医诊疗时都已经或将会得到西医疾病的明确诊断。中医临床诊疗无论怎样强调中医主体思维和突出中医特色,也不可能绕过西医疾病这一现实治疗目标及其对临床诊疗的要求,更不可能置西医异常的客观检查结果于不顾。当前甚至连中医临床研究论文都已经以西医病名为主,有人对2010—2012年《中医杂志》刊载的351篇论文进行疾病名称应用频率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中医、中西通用、西医病名频数及构成比分别为13篇(3.78%)、5篇(1.45%)、326篇(94.77%),这提示中医临床研究使用的病名以西医病名居多,约为中医病名的25倍,充分证明中医病名已基本不再为中医师所使用。中医院校常用教材弃用传统中医病名而借用西医病名的现象也已十分普遍。中医治疗目标由单纯中医病证向西医疾病的转换就必然要求中医诊疗不单要针对中医的“证”,也要针对西医的“病”,疗效追求就不单要有中医“证”的消失或减轻,还要有西医“病”的康复和好转,从而达到中医证候与西医客观指标的双重改善,这样的疗效目标往往是单用传统的中医诊疗方法所难以实现的,而必须有现代医学理念和方法的合理融入,使中医药学成为一个巨大的开放系统,博采众长、兼收并蓄、为我所用,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医药学自身完善发展的客观需求。与此同时,现代医学对许多疾病或疾病的某些阶段、某些环节也都还有许多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医学难题,也特别需要中医诊疗方法的介入和参与,中西医双诊双治的新体系就为临床诊疗提供了双重选择,从而也才能从根本上满足“病”“证”双重疗效目标的实际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