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贮脂细胞(FSC)

(一)肝贮脂细胞(FSC)

又称肝星状细胞(HSC),是肝脏间质细胞,位于Disse间隙,胞浆中含结蛋白(Desmin)。肝脏无论是正常或纤维化,HSC具有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的性质,都是ECM合成和分泌的主要来源细胞,其体外培养合成胶原的能力是肝细胞和内皮细胞的10倍和20倍。肝损害时,HSC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被激活,形态发生改变,逐渐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合成的包括胶原在内的ECM明显增多,沉积于肝脏形成基底膜,使Disse间隙毛细血管化,故抑制其活化与增殖有重要意义。桃仁提取物合虫草菌丝能使活化的HSC转为静止状态,纤维连接蛋白(FN)和LN减少,沉积的Ⅰ、Ⅲ型胶原降解,肝窦毛细血管化受到抑制和逆转,肝细胞变性好转;腹腔镜见肝脏质地向正常转化,门静脉高压缓解,肠系膜等处血管曲张度减轻,肝脏色泽转红,镰状韧带水肿消失,腹水消退。实验发现,桃仁有效单体扁桃苷抗肝纤维化的机制在于可明显抑制HSC的增殖及胶原的合成。调肝理脾方(黄芪、丹参、鳖甲、葛花等)则通过抑制HSC的活化和增殖,减少ECM合成,对实验性酒精性肝纤维化有防治作用。

促进HSC凋亡在肝纤维化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复方861(丹参、黄芪、鸡血藤等)能显著增加体外培养的HSC的凋亡率,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