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和”医学,西医是对抗医学

一、中医是“和”医学,西医是对抗医学

学术界和国人持这一观点者甚众。

有人认为中医是中华“和”文化孕育的“和”医学,中医和西医最根本的区别也在于中医是“和人”之道,西医是“斗病”之学。有人提出:中医不是直接治病的,中医和于人而病自治……所以中医不只是治病的医学,而是和人的医道。而西医学是对抗病因、病理,清除病灶的对抗医学。一句话,中医是调和人体的,西医是对抗疾病的,二者有着本质的不同,这种观点当然是片面的和错误的。

其实,中西医学都是因疾病防治需要而诞生的,可以说没有疾病就不会有医学,中西医学皆然。对抗疾病是中西医学共同的任务,如果说人体的健康和谐是中西医学追求的共同目标,而对抗疾病就是达到这一目标的共同的方法和手段。在这一过程中,中医也是要首先对抗和治疗疾病的,只不过西医对抗的是细菌、病毒,中医对抗的则是六淫、疫毒而已。中医常用的“汗吐下”三法、攻逐水饮、破血逐瘀、峻下泄热、清瘟解毒及古典医籍中记载的截趾术、痔切除术、食管异物剔除术等等,哪一法不是对抗之法,哪一术不是斗病之术?反之,如果说调和人体的平衡协调是手段和方法,中医调理阴阳以使阴平阳秘,调和机体以使形神合一,最终达到人体健康和谐的目的;而在这一过程中,西医也是处处讲“和”的,营养医学强调饮食合理、科学搭配、营养均衡,精神卫生提倡情绪稳定、乐观平和,运动医学主张科学锻炼、避免劳损,西医之调节心律、稳定血压、调节改善胃肠动力,补血补液、补充蛋白及维持水电介质平衡等治疗,哪一种理念不是平衡协调,哪一种方法又不是补偏救弊,调和全身呢?

人体因疾病而失和,对抗疾病和调整机体都是重要的治疗措施,祛除疾病是为了使人体恢复协调健康的常态,而调整机体状态、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则有利于疾病的祛除,二者是相辅相成的,中西医都会根据疾病的不同阶段、不同环节的实际需要采取对抗疾病和调和人体的不同措施与方法以适其所需,怎么能将对抗和调和截然分开呢?

可见,中西医原本都是斗病之学,亦皆为和人之道,何别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