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中西医双重诊疗体系

(二)建立中西医双重诊疗体系

建立中西医双重诊疗体系是中西医结合肝病研究的客观需要,具体方法是首先对疾病进行明确诊断,如用实验室、影像学检查等方法,对某一肝病做出明确的病原学诊断如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临床诊断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等,并判断其程度轻重,然后根据某一肝病某一阶段的临床表现确立其中医证型,如肝胆湿热型、气滞血瘀型等,而后确立清热利胆、活血化瘀等治法,并选用相应的方药进行治疗。对中医证型应确立其规范化标准,除将主证、次证、兼证、舌象、脉象作为证型确立的依据外,还可将某些客观检测指标作为某一证型的诊断内容和条件,这样证型就不仅有量的指标,也有质的分析,既能体现临床规律,又能反映病变实质,最终制定出统一的、相对固定的证候学与治法学标准。

建立中西医双重诊疗体系,可以发挥中西医各自的长处,优势互补。如肝硬化大量腹水患者,可用西药利水药,以发挥其利水作用快速的特点,同时服用中药利水方剂,以增强其利水效果,在腹水消失之后,则可辨证应用中药以做善后治疗,一方面巩固已取得的疗效,同时还可预防腹水的再生。双重诊疗体系,既有西医病的诊断,又有中医证的分析,根据病情需要,可先用西药,再用中药,也可先用中药,后用西药,或中西药同时应用,取长补短,最大限度地发挥增效、减毒、纠偏的作用。我们要经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与总结,以科学的方法进行印证和评价,获取有价值的临床规律,最终制定每一肝脏疾病的中西医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