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患病的人,西医治人患的病

三、中医治患病的人,西医治人患的病

这一观念是某些人对中西医进行对比和区别时最为常用的一句口头禅,而国人普遍从之。

有学者对此做解释说:“西医看人生的病,就要知道生的是什么病,病原体是细菌还是病毒,并由此而决定用抗生素还是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果病人之病相同,则治法亦同,是‘只识病,不识人’;而中医看的是生病的人,不同的人即使得相同的病,治法也未必相同,还要根据患者的个体状态及其反应以及疾病的不同阶段,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法。”

用这段论述解释“中医治患病的人,西医治人患的病”这一话题显然是片面的和错误的。这段话首先讲的是西医强调的病因治疗,看起来虽然针对细菌、病毒等相同病因时治疗原则是相同的,但是在临床上也还需要根据病人的自身机体状况及病情程度而做出不同的治疗选择,如对一个肝脓疡患者的治疗就应根据不同阶段、不同程度、不同的全身状况而分别采取抗生素治疗、全身支持疗法及手术治疗包括穿刺引流、切开引流及切肝手术等不同治疗方法,这与中医“同病异治”的原则是大致相同的,而绝非所谓“只识病,不识人”。

其次,这段话提到中医治疗相同的病,治法也未必相同,即中医是在治生病的人,其实,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强调有是证、用是药,是针对证的,疾病发生在不同的人身上,因阶段、轻重不同和体质差异,往往表现为不同的证,中医治疗是针对这些不同的证的,所以采取不同治法,这也是在“同病异治”。

中医治病还有一个原则即“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疾病在发展过程中表现为相同的病机和证候,中医则往往采取相同的治法,如脱肛、子宫脱垂等不同疾病病机均为中气下陷,则均可采用益气升陷法,补中益气法是其代表方剂。西医很多不同的疾病都可能引起贫血、低蛋白血症、水电介质等乱象,而治疗有时则采用相同的纠正贫血、补充蛋白及纠正水电介质紊乱等全身支持疗法,体现的原则也是“异病同治”。

由上述可见,中西医首先针对的都是具体的病证,疾病发生于人体,“病”和“人”是不能截然分开的,疾病解除了,人才能恢复健康,而机体强壮了,才有利于疾病解除,因此,中西医都是既针对疾病,又调节人体的。

人的健康与疾病是矛盾的两个反面,没有疾病也就无所谓健康,人类的医学实践过程是从有了病开始的,有了人类而没有疾病就没有医学,怎么能将人和疾病截然分开呢?倒是古代西方医学的奠基人希波克拉底最早提出医生不仅是“治病”,而应“治病人”,他既重视药物治疗,也注意饮食疗法。

对同一疾病,中西医可能方法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首先针对疾病,二者何别之有?如果中医果真只治生病的人,治疗又该从何处入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