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立相关疾病的中医病因学归属

(一)确立相关疾病的中医病因学归属

目前中医界对各基地承担的西医疾病的中医病因学归属认识尚不一致,有些提法甚至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主要原因是在认识和阐述中医病因时未能充分兼顾西医疾病的发展规律。如乙型肝炎的病原学为乙肝病毒侵入人体通过复杂的免疫反应引起发病,中医病因归属就必须具备外在的传染性致病因子和内在的发病条件,这一外在的致病因子具有物质性、致病性、致病的特异性、传染性及潜伏性感染方式等特点,内在发病条件则是免疫失衡即中医体质因素,依这样的标准,将中医“杂气”作为乙型肝炎的中医病因就较为适宜,而当前多数研究所认同的“疫毒”就不够准确,至于“湿热”“邪毒”甚至“情志”等显然不具备上述条件,作为乙型肝炎病因是不恰当的。

再如高血压病,多数文献只注重从眩晕等中医病证立论,将肝阳上亢、肝风内动等作为病因,而对于过量进盐这样最重要的原因却每多遗漏或忽略,这显然也是不全面的。其实,中医学早就认识到饮食过咸易引起血脉变化,如《老老恒言》中所说“血与咸相得则凝,凝则血燥”,这与高血压病常见的血脉紊乱如血栓、梗塞等缺血性疾病颇为吻合,因此,应将平素嗜咸或过量进盐作为高血压病主要的中医病因之一。

深入进行中医病因学研究,纳入符合现代医学疾病发生学规律的科学理念,真正确立起相关疾病的中医病因学归属并形成共识,对于治法确立乃至整个临床研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