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中医病机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2025年08月10日
(二)探讨中医病机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中医病机研究在内容上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肝炎、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总体规律的把握,二是研究和把握中医病机演变的阶段性规律。
总体病机规律研究的内容是多层面的,如外来致病因子的介入、基本病位、对脏腑气血所产生的广泛的病理影响及后果、阴阳失调、脏腑及气血功能紊乱等发生的机制及病机意义、湿热痰浊及瘀血等病理性产物形成的原因及对病机转归的影响等。
各临床研究基地所承担的疾病病程均较长,涉及不同的病理阶段和临床分期,如高血压病可以其对靶器官的影响程度而分为一期、二期、三期,而乙型肝炎则分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慢性肝炎又有轻度、中度、重度之分,中医病机演变就具有了阶段性规律,以慢性肝炎而言,其病变往往初在肝,先传脾,后及肾,最后导致气血逆乱、正虚邪实的结局,湿热与瘀血则是疾病过程中的阶段性病理产物。在这些不同的疾病阶段,中医病机演变的规律决定了不同的证候表现,明确中医病机演变的这些阶段性规律,有助于我们采取及时正确的中医干预措施,制定恰当的阶段性治疗方案,从而阻断疾病进度,促使疾病向愈。
病机研究还要明确影响病机转归的三个重要因素,即致病因子的强弱程度、体质差异及治疗是否恰当,这三点对于病机转归趋向的影响是决定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