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自由基损伤

(二)抗自由基损伤

自由基指含有未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或分子,易与邻近物质电子交换,是组织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各种损伤因子,如肝炎病毒、药物及毒物等在肝损伤机制中,均有自由基的大量产生,自由基致肝损伤可以看作各种肝损伤机制的共同通路之一,并与肝损伤后肝癌及肝纤维化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自由基对肝脏的损伤表现在:①对肝细胞膜相结构脂质的氧化攻击,使膜受体、膜离子通道和通透性破坏,引发Ca离子内流;②对细胞内蛋白质的氧化攻击,各种酶活性丧失;③对DNA链的氧化攻击,使肝细胞突变、凋亡或坏死。因此抗自由基损伤是抗肝损伤的重要机制,也是近十几年来的研究热点。

在中药抗肝损伤的研究中,抗氧自由基损伤研究最多。金昔陆等人的实验表明,内南五味子的提取物木脂素戈米辛J对Fe2+-VitC和ADP/NADPH所致肝线粒体膜脂质过氧化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有明显的抑制作用。SOD活力可以反映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MDA是过氧化作用的最终产物,二者联合检测可反映机体细胞受自由基攻击的严重程度。钱涯邻等人的研究表明,以清热利湿、解毒退黄为大法组成的中药乙肝I号方使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损伤小鼠肝损伤明显减轻,肝匀浆MDA含量下降,SOD含量升高,血清ALT降低,降低程度与用药量呈明显的量效关系。王晓燕等的实验表明,胡黄连总皂苷能明显抑制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升高,减小增加的肝脏重量指数,显著抑制肝组织中MDA含量的升高及SOD活性的下降,病理结果也显示给药组小鼠肝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1)。梁文能等的实验认为中药组方解毒舒肝颗粒能明显降低ALT,AST活性,保护肝细胞膜,减少转氨酶释放,同时能增加SOD,降低MDA,使氧化与抗氧化趋于平衡,改善肝脏功能。刘银花在实验中观察到,单独应用溪黄草水煎剂或虎杖水煎剂均可改善CCl4引起的肝损伤,使血清ALT,AST降低,SOD,GSH-Px活性明显增高,MDA明显降低(P<0.01),而配伍组降低血清ALT,AST的活性比单独应用溪黄草水煎剂或虎杖水煎剂的作用明显(P<0.01),同时增高SOD,GSH-Px活性以及降低MDA含量均较单独应用一种药物的作用明显(P<0.01)。这些实验都说明了中药可以通过抗自由基损伤达到抗肝损伤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