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肝细胞再生

三、促进肝细胞再生

肝细胞有强烈的再生能力,肝细胞的再生是肝细胞受损后肝功能恢复的重要机制。重症肝炎往往伴有大量肝细胞的坏死和凋亡,大量肝细胞的缺失一方面使肝脏的功能衰竭,引起全身性的严重反应,另一方面使残存的肝细胞以过大的负荷进行代偿,结果是加速其死亡。因此促进肝细胞的再生是改善肝脏功能,提高患者生存力的重要手段和环节。

周小舟等人的实验定量DNA图像分析发现,由黄芪、穿山甲、田七、丹参、桃仁、鳖甲、叶下株、茯苓、枳壳9味中药组成的软肝冲剂能促进肝细胞再生,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变的形成,其机制可能与肝内细胞增殖的调节剂p21在细胞增殖周期性的负调控中起重要作用有关。刘碧崇等的研究表明,朱砂莲的提取物对D-氨基半乳糖造成的肝损伤小鼠的肝细胞DNA的合成有明显促进作用,其3HTdR的渗入量明显多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P<0.01)。张志伟等人的研究表明丹参注射液(含丹参1.5 g/支)与模型组相比,通过增加葡萄糖-6-磷酸酶、镁离子激活三磷酸腺苷酶,促进肝细胞代谢,为肝细胞再生提供能量物质,促进肝细胞再生,并通过升高琥珀酸脱氢酶(SDH),减少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得到证实。

综上所述,中医药对肝损伤的治疗作用机制是多靶点、多层次的,根据这些机制筛选有效的抗肝损伤中药将使肝损伤的治疗前景更好。肝病的中医药治疗机制研究仍存在一些问题:①广度不够,与肝脏损伤相关的细胞因子还有很多,如细胞间黏附因子、多种白介素等,中医药的作用靶点的观察范围太少;②深度不够,如对细胞损伤和药物作用的细胞间信号转导和药物血清的研究太少;③复方和中药提取物的研究较多,对单一治法的大型研究和有效方剂的拆方研究太少,对临床的有效指导意义尚不是很大;④造模方法多种多样,但缺乏公认的、高效的、简便易行的、与临床贴近的动物模型;⑤对动物的研究较多,以人为实验对象的研究不够。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注意和探索的。